[发明专利]可制成一体成型的弹簧的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0302.0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9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林佳宾;谢宝贤;成庭皓;许伟伦;杨纯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B29C53/60 | 分类号: | B29C53/60;B29C53/82;B29L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春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芯组件 芯杆 一体成型的 第一模块 模具结构 弹簧 弹簧制品 外模组件 外模具 脱模 螺旋槽道 相对两侧 影响弹簧 制品品质 面形 圈围 取出 简易 脱离 | ||
本发明是一种可制成一体成型的弹簧的模具结构,其包含一模芯组件及一外模组件,模芯组件包含一芯杆、两分别设于芯杆两侧的第一模块及两第二模块,两第二模块分别设于并抵靠芯杆及两第一模块相对两侧,模芯组件的外侧面形成一连续的螺旋槽道,外模组件包含两分别设于模芯组件两侧的外模具,两外模具圈围模芯组件,本发明可制成一体成型的弹簧的模具结构可通过依序将芯杆、两第一模块及两第二模块取出,使模芯组件能轻易地脱离所述弹簧制品,故可在不影响弹簧制品品质的前提下进行脱模作业,并使所述弹簧制品的脱模作业更加简易且快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可制成一体成型的弹簧的模具结构,尤指可利于脱模作业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弹簧基于其回复力,可吸收轴向的受力,因此如自行车、汽车、机车等交通工具的悬吊避震系统内大多设有弹簧,以减缓行驶于不平的路面时所受到的震动。
其中,所述弹簧的制程中会使用一模具,所述模具包含一芯模及一外模块,该芯模的外侧面形成一螺旋槽道,该外模块包含两外壳模,该两外壳模分别设置于该芯模的两侧,当在进行弹簧的制程时,会将芯材缠绕于该芯模的螺旋槽道上,并将该两外壳模压合于该芯模两侧,并进行加温加压,使所述芯材固化成型,并形成弹簧制品,接着可将成形的弹簧制品自该芯模取下,即完成弹簧的制造。
然而,所述芯材在固化成型的过程中会产生收缩,使固化形成弹簧制品时,所述弹簧制品会紧密地缠绕于该芯模上,导致有弹簧制品的脱模过程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制成一体成型的弹簧的模具结构,希望借此改善现今的弹簧的制程中,弹簧制品难以自芯模上脱模的问题。
为达成前揭目的,本发明的可制成一体成型的弹簧的模具结构包含:
一模芯组件,模芯组件包含一芯杆、两第一模块及两第二模块,两第一模块分别设置于该芯杆的两侧,两第二模块分别设置于该芯杆及两第一模块的相对两侧,并且两第二模块抵靠该芯杆及两第一模块,该芯杆、两第一模块及两第二模块拼接组装形成一圆柱形构件,两第一模块与两第二模块分别于外侧面形成槽道段,并且槽道段拼接组装形成一连续的螺旋槽道;以及
一外模组件,外模组件包含两外模具,两外模具分别设置于该模芯组件的两侧,并且两外模具圈围该模芯组件,且两外模具的内侧面均形成凹槽段,并且凹槽段拼接组装形成一对应该螺旋槽道的螺旋凹槽。
如上所述的可制成一体成型的弹簧的模具结构,其中,所述芯杆包含一杆体及两延伸部,两所述延伸部分别凸伸形成于所述杆体的两端面,每一所述第一模块包含一块体及两定位部,两所述定位部分别凸伸形成于所述块体的两端面,且两所述定位部分别抵靠两所述延伸部,两所述延伸部及每一所述第一模块的所述定位部均凸伸出两所述第二模块的两端面。
如上所述的可制成一体成型的弹簧的模具结构,其中,所述芯杆及两所述第一模块上均形成多个第一定位孔,且所述芯杆的第一定位孔与两所述第一模块上对应的第一定位孔相连通,所述芯杆及两所述第二模块上均形成多个第二定位孔,且所述芯杆的所述第二定位孔与两所述第二模块上对应的第二定位孔相连通,所述模芯组件包含多个定位销,多个所述定位销分别伸入所述芯杆的第一定位孔以及相对应连通的两所述第一模块的第一定位孔,且多个所述定位销分别伸入所述芯杆的第二定位孔以及相对应连通的两所述第二模块的第二定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未经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0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