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真实环境映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24237.0 | 申请日: | 2016-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8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崔哲;陈尧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虚拟现实 技术 真实 环境 映射 系统 | ||
1.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真实环境映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现实环境模拟服务器,用于生成带有现实环境参数精确映射的虚拟环境模型;
远程环境参数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虚拟环境模型所需的实时环境参数信息,所述实时环境参数信息包括实时视频信息、实时音频信息、实时气候信息和实时光环境参数信息;
信息传输及转化设备,用于实现所述现实环境模拟服务器和远程环境参数采集装置的通信,将所述实时环境参数信息实时传输给现实环境模拟服务器;
可穿戴设备,与现实环境模拟服务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虚拟环境模型生成基于VR技术的虚拟环境,实现与使用者的互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真实环境映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实环境模拟服务器包括:
基底VR模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真实世界信息生成一基底VR模型,该基底VR模型为一适用于VR端口显示的、使用者可进入任一虚拟空间的基底模型,所述真实世界信息包括地理地貌信息、经纬度信息、太阳运行轨道信息、自然光环境信息、建筑信息、建筑内部空间、道路信息和景观信息;
通信及信息处理端口,实现与信息传输及转化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的连接,用于接收实时环境参数信息和与使用者的互动信息并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真实环境映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及信息处理端口包括:
视频信息处理端口,用于接收实时视频信息,并对所述实时视频信息进行分析与转化,叠加入所述基底VR模型中;
音频信息处理端口,用于接收实时音频信息,并对所述实时音频信息进行分析与转化,叠加入所述基底VR模型中;
光环境信息处理端口,用于接收实时光环境参数信息,并对所述实时光环境参数信息进行分析与转化,转化为知觉信息;
气候信息处理端口,用于接收实时气候信息,并对所述实时气候信息进行分析与转化,转化为知觉信息;
用户体验端口,与可穿戴设备连接,将叠加实时环境参数信息的基底VR模型进行VR显示,将所述知觉信息反馈给使用者,并接收使用者的定位信息和动作捕捉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真实环境映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体验端口还连接有支付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真实环境映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
VR设备,用于显示由叠加实时环境参数信息的基底VR模型生成的虚拟环境,并接收使用者的定位信息和动作捕捉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可穿戴式体感设备,用于将服务器产生的知觉信息反馈给使用者,产生相应知觉刺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真实环境映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VR设备包括显示设备和操作杆。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真实环境映射系统,其特征在于,使用者通过辩识空间标识瞬间到达所述虚拟环境中的某一对应虚拟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242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