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顶推移动平台进行水上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及施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2760.1 | 申请日: | 2016-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0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汪文霞;翟世鸿;谢道平;郭强;薛志武;张晓平;刘益平;张梦元;周维;江群龙;李曾曾;许超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0 | 分类号: | E02D5/40;E02D5/6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张继巍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筒 轮钢 钢护筒 钻孔桩 桩顶 施工 定位装置 施工平台 施工系统 顶推 水上钻孔桩 动平台 推移 施工工序 沉桩 前移 去除 锁定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顶推移动平台进行水上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及施工系统,将N轮已施打完成的钢护筒作为基础,去除已施打完成的第一轮钢护筒后在已施打完成的钢护筒桩顶上安装有桩顶顶推定位装置,然后再在桩顶顶推定位装置搭建施工平台;施打N+1轮钢护筒,同时,完成第一轮钢护筒的钻孔桩施工;然后利用桩顶顶推定位装置推动施工平台水平前移至N+1钢护筒并锁定施工平台,再次完成N+2轮钢护筒的施打及对第二轮钢护筒的钻孔桩施工,直至完成所有钻孔桩的施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已经施打完成的钢护筒作为沉桩基础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施工系统的稳定性,保证钻孔桩施工的精确,且施工工序更为简单,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上钻孔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基于顶推移动平台进行水上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及施工系统。
背景技术
水上钻孔桩施工技术常规采用自升式平台或者搭设的固定作业平台作为基础进行施工。自升式平台作为专用设备,可以适应不同水深和波浪环境下的打桩作业,但是造价高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且受风浪影响大,移动和定位耗时长,受海况环境影响大,每次位置转换时定位精度不高,工效较低;以搭设的固定作业平台作为基础进行钻孔桩施工时,定位精度高,在平台范围内进行位置转换时非常方便,但是大面积的固定平台搭设成本高,适用范围窄,仅能进行平台范围内的打桩作业,且环境适应性差,一般仅用于内河和湖泊环境,无法在外海等恶劣环境搭设平台,并对环境也有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上快速定位且快速钻孔的基于顶推移动平台进行水上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及施工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基于顶推移动平台进行水上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将N轮已施打完成的钢护筒作为基础,N为大于且等于3的自然数,去除已施打完成的第一轮钢护筒后在已施打完成的钢护筒桩顶上安装有桩顶顶推定位装置,然后再在桩顶顶推定位装置搭建施工平台;利用施工平台上的履带吊和导向架施打N+1轮钢护筒,并在N+1轮的钢护筒桩顶上安装桩顶顶推定位装置,同时,利用施工平台上的旋挖钻机完成第一轮钢护筒的钻孔施工,N+1钢护筒施打完成后,利用履带吊对已完成钻孔施工的第一轮钢护筒完成钻孔桩的施工;然后利用桩顶顶推定位装置推动施工平台水平前移至N+1钢护筒并锁定施工平台,再次完成N+2轮钢护筒的施打及对第二轮钢护筒的钻孔桩施工,直至完成所有钻孔桩的施工。
进一步地,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去除已施打完成的第一轮钢护筒后在已施打完成的钢护筒桩顶上安装桩顶顶推定位装置,然后再在桩顶顶推定位装置搭建施工平台,N为大于且等于3的自然数;所述施工平台包括支撑在桩顶顶推定位装置顶端的承载平台、铺设在承载平台上的作业平台及设置在作业平台前端的导向架;
2)利用作业平台上的履带吊和导向架施打N+1钢护筒,同时,利用作业平台上的旋挖钻机完成第一轮钢护筒的钻孔施工,N+1轮钢护筒施打完成后,利用履带吊对已完成钻孔施工的第一轮钢护筒完成钻孔桩的施工;
3)在施打完成的N+1轮钢护筒桩顶上安装桩顶顶推定位装置,桩顶顶推定位装置的三向千斤顶将承载平台顶起脱离桩顶顶推定位装置的支撑锁紧装置并推动施工平台水平前移至N+1轮钢护筒,将施工平台锁定在第三轮钢护筒至N+1轮钢护筒的桩顶顶推定位装置上,拆除第二轮钢护筒上的桩顶顶推定位装置放置在平台上;
4)然后重复步骤2),利用作业平台上的履带吊和导向架施打N+2轮钢护筒,同时,利用作业平台上的旋挖钻机完成第二轮钢护筒的钻孔施工,N+2钢护筒施打完成后,利用履带吊对已完成钻孔施工的第二轮钢护筒完成钻孔桩的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27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伪口花纸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米石保温装饰面板及其构成的一体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