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卡终端及其数据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1705.0 | 申请日: | 201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9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翁玮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60 | 分类号: | H04W4/60;H04W48/18;H04W88/02;H04W8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及其 数据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卡终端及其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双卡终端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第一卡和第二卡的网络模式信息,网络模式信息表示第一卡和第二卡的所属运营商信息;第一协议栈模块,用于在第一卡和第二卡的网络模式信息相同时,传输第一卡发送或者接收的第一数据;第二协议栈模块,用于在第一卡和二卡的网络模式信息相同时,传输第二卡发送或者接收的第二数据;聚合模块,用于将第一协议栈模块传输的第一数据和第二协议栈模块传输的第二数据进行聚合,并将聚合后的数据传输到物理层进行传输。本发明的方案实现单通道下的双卡接入机制,从而保证了用户在终端上插入同一运营商的两个卡,都能够同时在线,确保各自业务的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双卡终端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交流日渐频繁。与此同时,人们对交流的要求,对通讯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这种要求,手机产商推出了一种双卡双待手机。双卡双待手机设有双用户身份识别(SubscriberIdentity Model,SIM)卡。双卡可以是同一个网络模式下的两张SIM卡,也可以是不同网络模式下的两张SIM卡。
当前对于支持双卡、双LTE(长期演进)、双通道的终端而言,需要主副卡都具备4G多模能力及射频双通道能力。其中,一个卡支持一个射频通道,这种方案成本较高,且射频通道设计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卡终端及其通讯方法。实现在同一频点上单通道下的双卡接入机制,从而保证了用户在终端上插入同一运营商的两个卡,都能够同时在线,确保各自业务的正常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双卡终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第一卡和第二卡的网络模式信息,所述网络模式信息表示所述第一卡和第二卡的所属运营商信息;
第一协议栈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卡和所述第二卡的网络模式信息相同时,传输所述第一卡发送或者接收的第一数据;
第二协议栈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卡和所述二卡的网络模式信息相同时,传输所述第二卡发送或者接收的第二数据;
聚合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栈模块传输的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协议栈模块传输的第二数据进行聚合,并将聚合后的数据传输到物理层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协议栈模块和所述第二协议栈模块接收入所述第一卡和第二卡所属运营商的同一频点。
其中,所述第一协议栈模块包括:第一非接入层NAS;
与所述第一非接入层NAS通信连接的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层RRC;
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的第一分组数据汇聚控制层PDCP;
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分组数据汇聚控制层PDCP通信连接的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层RLC;
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层RLC通信连接的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
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且与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通信连接的第一L1配置及测量层;
以及与所述第一分组数据汇聚控制层PDCP通信连接的用于用户面控制的第一IP模块;
且所述第一L1配置及测量层和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均与所述聚合模块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协议栈模块包括:第二非接入层NAS;
与所述第二非接入层NAS通信连接的第二无线资源控制层RR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17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受话器
- 下一篇:一种确定基站的网络流量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