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灭活乳酸菌在防治家禽病毒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10758.0 | 申请日: | 201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2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石有斐;王学峰;张珂;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潍坊华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747 | 分类号: | A61K35/747;A61K35/745;A61K35/744;A61K9/10;A61P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9 | 代理人: | 周晓娜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酸菌 防治 家禽 病毒性疾病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涉及灭活乳酸菌在防治家禽病毒性疾病药物中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近些年家禽病毒性疾病频发,给家禽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威胁着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常见的禽病毒性疾病包括:禽流感、新城疫、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腺病毒病、鸭肝炎、鸭细小病毒病、鸭黄病毒病、小鹅瘟、鹅副黏病毒病等。目前应对家禽病毒病常采用接种疫苗的方法,由于病毒不断变异,疫苗防控也往往失效。另外,一些新的病毒病突然爆发,尚无疫苗可控,如近年新发生的禽4型腺病毒病。目前抗病毒西药(如利巴韦林、金刚烷胺、吗啉双胍等)在兽医临床严格禁用。抗病毒中药成为了主要防治措施,如双黄连、清开灵、银翘散等,中药抗病毒虽疗效确切,但有时也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此外,一些免疫增强剂也常用于病毒病的辅助治疗,如黄芪多糖、转移因子、干扰素、卵黄抗体等。由于一些感染禽的病毒具有毒力强、容易变异和产生耐药性的特点,防治难度较大。因此寻找新型的防治禽病毒性疾病的药物非常重要。本发明发现将灭活的乳酸菌进行静脉给药可有效地防治家禽的病毒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报道。另外,灭活乳酸菌混悬液用于禽病毒病的防治,无有害物质残留,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以用于家禽病毒性疾病防治的灭活乳酸菌混悬液,这种药物的主要成分为灭活的乳酸菌,该药物静脉给药可以有效防治家禽的各种病毒性疾病。
灭活乳酸菌在制备防治家禽病毒性疾病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的灭活乳酸菌进行革兰氏染色,在油镜下观察,灭活乳酸菌保持完整菌体形态,药物的给药方式为注射给药。所述的保持完整菌体形态是指与灭活前活菌菌体的轮廓和形态基本一致。所说的基本一致实质上是指乳酸菌灭活过程中菌体细胞壁可能会出现轻微变化,比如部分表面成分的流失,但这种变化微乎其微或很少发生。
用于本发明制备防治家禽病毒性疾病的灭活乳酸菌混悬液的乳酸菌种类包括:(1)乳杆菌属:德氏乳杆菌(L.delbrueckii)、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cus)、瑞士乳杆菌(L.helviticus)、嗜酸乳杆菌(L.acido phlus)、格氏乳杆菌(L.gasseri)、唾液乳杆菌(L.salivarius)、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罗伊氏乳杆菌(L.reuteri)、短乳杆菌(L.brevis)、干酪乳杆菌(L.casei)、发酵乳杆菌(L.fementi)等;(2)片球菌属:如乳酸片球菌(P.acidi1actic)、戊糖片球菌(P.pentasiaceus)、小片球菌(P.parvulus)等;(3)明串球菌属:肠膜明串球菌(L.mesenteroides)及其乳脂亚种(L.cremoris)和葡聚糖亚种(Leuc.dextranicun)、乳酸明串球菌(L.lactis)、酒明串球菌(L.oenos)等;(4)肠球菌属:屎肠球菌(E.faecium)、粪肠球菌(E.faecalis)等;(5)乳球菌属: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lactis subsp.lactis)、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L.lactis subsp.cremoris)、乳酸乳球菌叶蝉亚种(L.lactis subsp.hordniae)等;(6)链球菌属:乳酸链球菌(S.lactis)、丁二酮乳酸链球菌(S.diacetilactis)、乳酪链球菌(S.creamoris)、嗜热乳链球菌(S.thermophilus)等;(7)双歧杆菌属:两歧双歧杆菌(B.bifidum)、长双歧杆菌(B.longum)、短双歧杆菌(B.breve)、婴儿双歧杆菌(B.infantis)、青春双歧杆菌(B.adolescentis)、动物双歧杆菌(B.animalis)等;(8)其他种属的乳酸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潍坊华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农业大学;潍坊华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07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