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油管内置电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99453.4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0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王凤山;师国臣;吴宁;杜伟山;孙延安;王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2 | 分类号: | E21B17/02;E21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油管 内置 电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油管内置电缆的方法,属于机械采油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选择退役连续油管作为常规生产油管,首先进行通井刮削及洗井作业;随后将连续油管固定,在预设位置切断,将电缆从切口处下入其内腔直至下端,重新连接连续油管,并全部取出至地面;将电机、电潜泵、固体防蜡器、电缆入油管接头顺次连接,然后将电缆入油管接头与连续油管连接,使电缆下端由电缆入油管接头穿出与电机连接。之后将连接好的设备下入井内预定深度,并将内置电缆的连续油管固定,切掉部分多余的连续油管,将剩余部分的上端与油管短节连接,坐封井口,并将电缆与控制柜连接。该方法可避免电缆受损,作业工序简单,能提高施工作业及检修井内设备的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油管内置电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田生产中,可通过电潜泵举升作业将油井中的液体举升到地面。其中,在油井中下电潜泵前需要对油井进行通井刮削、洗井等作业,满足油井的作业要求。而且油井内的电潜泵需要电机为其提供电能才能进行举升作业,电能则需要通过电缆传递,因此需要在地面控制柜与电潜泵下端的电机之间连接一段电缆,而且需要将电缆固定,否则不能实现施工作业。
现有技术的通井刮削、洗井及下电潜泵作业的具体过程为:首先将第一根油管的下端与通井刮削洗井器连接,然后通过丝扣在第一根油管的上端连接第二根油管,重复上述操作,直至通井刮削洗井器到达井内的指定位置,然后进行通井刮削作业及洗井作业;然后在地面上将电机、电潜泵、固体防蜡器顺次连接,并将固体防蜡器与第一根油管连接,而且将电缆的一端与电机连接,采用吊车将电机及其连接的设备和第一根油管置于井内,并使电机在最下方,拉直电缆,且采用电缆卡子将电缆固定在第一根油管上,然后通过丝扣将第一根油管的上端与第二根油管的下端连接,并将拉直的电缆通过电缆卡子固定在连接油管接头或第二根油管上,重复上述操作,直至电机达到油井井内的预定位置;最后坐封井口,并将电缆的另一端与地面控制柜中的电源连接。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提供的通过采用电缆卡子将电缆固定在多段连接的油管上的方法,作业工序复杂,作业效率低,在作业过程中或电机运行过程中容易造成电缆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作业工序简单、避免电缆受损、提高检修井内设备的作业效率的连续油管内置电缆的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续油管内置电缆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以下设备来实现:连续油管、连续油管作业车、通井刮削洗井器、连续油管专用吊卡、电缆、电机、电潜泵、固体防蜡器、电缆入油管接头、油管短节、控制柜。
步骤a、确定目标油井,选择一根压裂后退役的油管作为所述连续油管,然后将所述通井刮削洗井器与所述连续油管连接,并顺次进行通井刮削作业以及洗井作业。
步骤b、待所述洗井作业完成后,采用所述连续油管专用吊卡将所述连续油管固定,并在预设位置将所述连续油管切断,然后把所述电缆从所述连续油管的切口处下入至所述连续油管的内腔,直至延伸至所述连续油管的下端,然后将所述连续油管的切断处重新连接以形成内置电缆的连续油管,卸下所述吊卡,通过所述连续油管作业车将所述内置电缆的连续油管全部取出至地面,并卸下所述通井刮削洗井器。
步骤c、在地面上将所述电机、所述电潜泵、所述固体防蜡器、所述电缆入油管接头顺次连接,然后将所述电缆入油管接头与所述内置电缆的连续油管连接,并使所述电缆的下端由所述电缆入油管接头上的通孔穿出,然后与所述电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994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