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鸟王茶的土壤改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94042.6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16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珍明;张家春;贺红早;刘盈盈;张玉武;黄冬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C09K17/40;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朱法恒;程新敏 |
地址: | 55000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改良 茶园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含水量 土壤孔隙度 土壤团聚体 微生物发酵 春秋两季 农药化肥 土壤容重 玉米秸秆 腐质土 孔隙度 磷矿 抗性 牛粪 春茶 菌糠 矿质 稻草 发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鸟王茶的土壤改良方法,该方法采用玉米秸秆、稻草、菌糠、牛粪、腐质土、低品质磷矿等通过微生物发酵,于春秋两季通过条施方法施入鸟王茶园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孔隙度、含水量、矿质养分等),不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鸟王茶产量,而且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推广,比传统方法提高土壤孔隙度5~10%,提高土壤团聚体3~5%,增加土壤含水量5~8%,降低土壤容重10%,降低生产成本20%,缩短发酵时间10天以上,提高鸟王茶春茶产量15公斤/亩、秋茶产量20公斤/亩,提高茶园抗性10%,杜绝农药化肥的使用,且操作简单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鸟王茶的土壤改良方法,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鸟王茶因产于贵定县云雾镇的云雾山麓海拔1500多米高的半山腰一带而得名,又因产于仰望苗族山寨而又称“鸟王茶”。鸟王茶作为茶中佳品,是由当地品位高、素质优良、理化指标好的鸟王种决定的,早在2000多年前,从原始古茶树到人工栽培就已开始,并创出了一系列名茶,在清朝时期就已成为贡品,在20世纪70年代前,由于产量少,一般居民难以得到品尝。鸟王茶早在盛唐时期就已经成为贡茶精品,明朝万历年间《贵阳府志》(食货卷)记载:“黔省各属皆产茶,独贵定云雾最有名”,清朝时期成为全国八大名茶之一。鸟王茶早在元朝就被作为贡品,是茶中不可多得的名贵品种。鸟王地方种是独特的珍贵地方良种,半乔木、叶肉厚、芽叶绿色、茸毛多,用鸟王种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和制成的成品茶有独特的香气。
鸟王茶品质优良,历史悠久,是贵州省的十大名茶之一,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发展状况对振兴整个贵州省茶叶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促进当地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新方向。
因鸟王茶的品质较为独特,当地政府在贵州大力推广种植,但是,不注重科学技术,盲目扩大茶叶种植面积,不仅不能起到很好的增产效果,而且还造成水土流失等危害的频繁发生,严重的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同时,王茶因产于海拔1500多米高的半山腰山麓,生长条件极为苛刻,气温低下,土壤养分利用率低及其水土流失严重。我国的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单位对鸟王茶的栽培技术进行不断的探索和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尚存在鸟王茶生长速度慢、产量不高等问题。现在茶树种植大都在海拔300~800米,属于低海拔种植,而高海拔种植茶树和低海拔种植茶树的土壤存在差异性。
传统的鸟王茶的土壤改良技术是通过大量使用化肥来培肥土壤,这种方法不仅不能改善土壤的养分,而且会造成土壤板结,肥料大量流失,存在利用率低,成本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鸟王茶种植过程中养分利用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成本高等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简单的鸟王茶的土壤改良方法,该方法技术简单、易于推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鸟王茶产量和品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鸟王茶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改良剂配方:按重量份分计算,将粉碎的玉米秸秆1~2份、豆杆1~2份、稻草杆1~2份,牛粪2~4份、食用菌菌糠3~4份、腐殖土3~5份、低品质磷矿1~3份以及腐烂的枯枝落叶2~3份混合均匀,pH控制在5.5~7.0,置入长发酵池备用;
(2)微生物提取:将牛粪3~5份,置于无菌的三角瓶中,加入无菌水10~15份,在45~50℃条件下,在振荡培养箱中培养10~15天后再经刚果红培养基划线培养,获取单菌落,选取单菌落分离纯化得到单个纤维素降解菌;
(3)改良剂发酵:将纤维素降解菌0.01~0.03份加入至泔水10~15份中,混匀后置于温度为40~45℃、相对湿度为75~85%的条件下扩大培养8~12天,然后混入步骤(1)所述的改良剂配方中,发酵池内温度控制在25~30℃,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保持疏松、透气,中途翻堆2次,发酵25~45天,沤堆分解后再施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生物研究所,未经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940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