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超柔软仿麻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90329.1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00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芳;李文刚;晏金龙;陈德伟;王丽丽;尹立新;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84 | 分类号: | D01F6/84;C08G63/183;C08G63/78;D01D5/253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金利琴 |
地址: | 21522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聚酯 聚酯纤维 椭圆 柔软 对苯二甲酸 制备 多孔喷丝板 共线 同心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线密度偏差率 变异系数CV 椭圆形排列 断裂伸长 二元醇酯 排列方式 纤维性能 己二醇 孔中心 喷丝孔 收缩率 乙二醇 卷曲 长轴 短轴 纺丝 上喷 丝孔 断裂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超柔软仿麻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将改性聚酯采用多孔喷丝板纺丝制得多孔超柔软仿麻聚酯纤维;多孔喷丝板上喷丝孔的排列方式为椭圆形排列,即喷丝孔的孔中心位于同心椭圆上,同心椭圆为系列椭圆,所有椭圆的长轴共线,且短轴共线。多孔超柔软仿麻聚酯纤维由改性聚酯POY丝和改性聚酯FDY丝加工制得,改性聚酯的制备方法为: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反应制得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加入对苯二甲酸与含支链的己二醇反应制得的对苯二甲酸二元醇酯,继续反应得到改性聚酯。本发明制得的纤维性能优良,线密度偏差率≤2.0%,断裂强度CV值≤4.0%,断裂伸长CV值≤8.0%,卷曲收缩率变异系数CV值≤8.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酯纤维领域,涉及一种多孔超柔软仿麻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或聚酯纤维)纤维自问世以来,具有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高,回弹性适中,热定型优异,耐热耐光性好以及耐酸耐碱耐腐蚀性等一系列优良性能,且织物具有抗皱免烫,挺括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等领域。
但由于PET的结晶度高,结构致密,且分子链上没有与染料相结合的官能团,致使染料分子很难进入纤维内部,染色困难。无法满足人们对鲜艳靓丽、风格独特的织物需求。
造成PET染色困难的原因为PET属于对称性的直链大分子,分子链不含有侧链基团,规整性非常好,它的主链含有刚性的苯环和柔性的烃基,而直接与苯环相连接的酯基与苯环又构成了刚性的共轭体系,从而制约了其柔性链段的自由旋转。这种结构增加了分子链段运动的壁垄,导致PE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较高,需要在很高的温度条件下促进染料分子向纤维内部的扩散,完成染色步骤。另外,PET的分子链规整,结晶性好,分子链排列紧密,并且分子链上没有与染料分子发生作用的极性基团,使PET纤维的上色更加困难。
因此,通常的PET纤维的染色一般高温高压下,选择分散染料染色,当温度达到PET纤维得玻璃化温度以上时,PET纤维聚合物分子间空隙增大,但其自由体积增加的程度小,染色速率不高,但高温高压法所带来的能耗以及上染率低是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另外,PET纤维熔体粘度较高,不利于加工。
制备PET纤维的方法很多,其中熔融纺丝法是目前工业生产应用中较多的一种。熔融纺丝过程中有许多参数,这些参数决定纤维成型的历程和纺出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生产上就是通过控制这些参数来制得所需性能的纤维。按照工艺过程可将生产中控制的主要纺丝参数归纳为熔融条件、喷丝条件、固化条件、绕丝条件等,其中丝条冷却固化条件对纤维结构与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为控制聚酯熔体细流的冷却速度及其均匀性,生产中普遍采取冷却吹风。冷却吹风可加速熔体细流的冷却速度,有利于提高纺丝速度;加强丝条周围空气的对流,使内外层丝条冷却均匀,为采用多孔喷丝板创造了条件;冷却吹风可使初生纤维质量提高,拉伸性能提高,有利于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
长期以来化纤生产都采用侧吹风作为冷却方式,能源消耗占到长丝生产成本的很大部分,随着人们对化纤性能和品质要求日益提高,化纤长丝新产品的开发向高附加值的差别化纤维方向发展,要求更高的冷却吹风条件,于是提出了环吹风装置。环吹风装置不仅具备每束丝受风均匀的优势,而且能耗相比较低,有效的解决了侧吹风由于吹风面积大而造成的风能损失问题。
在纺丝过程中,尽管环吹风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依然存在问题:由于纺出的丝从圆形喷丝板挤出后,通过环吹风冷却,由于圆形喷丝板圈数较多,使得环吹风很难进入最内层,导致在最外层的丝已经冷却后最内层的丝可能还未冷却,从而所得的丝出现纤度不匀,强度不匀,染色不匀等问题,致使后续对丝的进一步加工出现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903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孔聚酯纤维POY丝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植物蜡染固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