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廊桥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77507.7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1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宏 |
主分类号: | B64F1/315 | 分类号: | B64F1/315;B64F1/305;B64F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应用 | ||
技术领域
移动式廊桥的应用,涉及航空运输地面辅助设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高速产业的迅猛发展,与之相适应的运输业也在迅猛发展。出行、物资流通的速度都在日新月异的悄然发生着改变,人们的活动半径越来越大,物资流通的范围越来越广。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近年来就国内而言,不断扩充新增航线、扩大机场。
与航运相关地面设施越来越凸显出航空发展的航线带来的不适应。
发明内容
众所周知,乘坐过航空器(飞机)的人们或许注意到,航空器在地面或起飞或着陆不同于汽车,航空器着陆时放下起落架(轮子),然后以航空器引擎(涡轮风扇发动机,如果使用涡轮喷气发动机油耗将更大)为动力滑行到停机坪,因此油耗大(特别是在航空器低速移动低于80节时油耗特别巨大)、噪音大、易吸入异物造成故障,如果有人员走动也有被吸入的危险。如“编号AI619的航空班机,当时要从Mumbai飞往Hyderabad,由于航空器副驾驶搞错信号,启动引擎时,一名地勤人员被吸入引擎中。”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是代替地面推车牵引航空器;
本申请的目的之二是减少航空器油耗,尽量使用地面供电供油供气;
本申请的目的之三是提高航空器的地面起落安全性;
本申请的目的之四是减轻客、货流压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前框架式航空器运载平台
1、前框架式航空器运载平台,包括:机身轮廓1、主起落架位置2、前起落架位置3、平台主体10、臂架20、货运装载架30、登机桥架40、后推器50、机场轨道60;
平台主体10包含:主承载平台101、后推器轨道102、耳台103、设备箱104、过渡坡道105、径向台车106、主台车107、径向台车活动轴108、前台车109、前起落架轮挡110、前起落架平台111;
臂架20包含:臂架轨道201、臂架横梁202、臂架台车203、泊机显示屏204、显示屏支柱205;
货运装载架30包含:行李传送带301、传送带支架302、装载架端梁303、货运滑动轨道305、升降平台306、升降架307、升降平台底座308、升降平台滚轮309、滑动平台310、滑动平台滚轮311;
登机桥架40包含:登机桥401、伸缩登机梯402、桥架端梁403、桥架滑动轨道405、登机口406、柔性折棚407、廊桥托板408、升降架409、桥架滚轮410;
机场轨道60有四条平行的轨道;
设备箱104内有柴油机、发电机、引气机;(设备箱内的柴油机、发电机、引气机给航空器供电、供气;柴油机、发电机、引气机均为现有设备不再赘述)
其特征在于:
主承载平台101在平台主体10的后部,平台主体10为“凸”字形结构,中后部为矩形,中部两侧连接有左右对称的耳台103,前起落架平台111在平台主体10前突出的部分;
耳台103上装有设备箱104;
主承载平台101末端连接过渡坡道105(便于航空器沿过渡坡道上行详见图Ⅰ局部放大图);
过渡坡道105的截面为流线形;
主承载平台101的后部下面连接有径向台车106;
径向台车106下面装有四个轮子,径向台车106的四个轮子连接径向台车活动轴108;(便于沿机场轨道60转弯)
主承载平台101的中部下面连接有主台车107;前起落架平台111的前部下面连接有前台车109;
臂架轨道201有两组,每组为平行的直线轨道;
主台车107下面装有四个轮子;
每组臂架轨道201末端分别连接耳台103前端和前起落架平台111;
机场内有机场轨道60,机场轨道60的轨道有平行的四条;(替代现有技术的滑行道)
径向台车106和主台车107的四个轮子均坐落在四条轨道上机场轨道60上;前台车109坐落在机场轨道60的两条内侧轨道上;
臂架轨道201前端连接臂架横梁202,臂架横梁202在两条臂架轨道201之间,与臂架轨道201垂直;
臂架横梁202下连接臂架台车203;臂架台车203的轮子分别坐落在机场轨道60的两条内侧轨道上(臂架台车203起支撑臂架轨道201、臂架横梁202,并能支撑整体前框架式航空器运载平台在机场轨道60上运动)
左侧臂架轨道201上装有货运装载架30;(帮助货物运上航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宏,未经马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775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氮气生成及氧气分配系统以及分配富氧空气的方法
- 下一篇:可穿戴辅助制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