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植物病害的根际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62421.7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8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禾之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2;A01N61/00;A01N37/44;A01P21/00;A01P1/00;A01P3/00;A01P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571100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植物病害 处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营养及植物病害防治药物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治植物病害根际处理剂。
背景技术
植物生长过程中,除了有机物质之外,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也是必不可少的,缺少了某一种元素会导致植物的生长状况受到影响;若长时间缺乏某一种元素会导致植物患病,影响了植物的生长甚至死亡;大中微量元素的种类、数量、形态,大中微量元素之间的比例及内部各元素之间的比例,直接影响到植物体内各种有机物质的生物合成及积累,进而影响植物的防卫反应、防御系统的启动表达,影响与抗病代谢相关的防御酶酶系统的活性,影响植物体内酚类化合物、木质素、植保素、病程相关蛋白等各种抗病物质的产生及积累。目前,没有一种有效的根际处理剂,能够根据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植物的不同生育时期,同时处理好大中微量元素的种类、数量、形态,大量元素与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相互之间的比例,及大量元素之间、中量元素之间、微量元素内部各元素之间的比例。当植物某种元素缺乏或相互之间的形态与比例不协调时,不但不能及时的补充各种营养,导致各元素之间拮抗、肥料利用率底下,而且使植物生长缓慢甚至患病,严重的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农民的收入并污染土壤、水系环境,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我国及世界上多数专家认为,植物感染病毒、类菌体(含植原体)后无法治疗,对这类病只最有效的方法是灭除传病的媒介昆虫,早期砍伐或清除病株;利用少数同类产品配合药物防治后,不到一年就有反复,而且反复后则无药可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根据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植物的不同生育时期,提供一种首先能使作物健壮生长,进而激发植物的防卫反应、防御系统的启动表达,促进各种与抗病代谢有关的防御酶系统的活性,诱导各种抗病物质的产生及积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并可显著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改善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防治植物病害的根际处理剂。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治植物病害根际处理剂,包括以下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大量营养元素20~45%、中量元素3~15%、微量元素0.2~8%、氨基酸0.5~6%、腐殖酸0.1~4%;所述大量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其中氮、磷、钾的质量比为1~2:1:2~4;所述中量元素包括钙、镁、硫,其中钙、镁、硫的质量比为1~2:1:0.5~1;所述微量元素包括锌、钼、硼、锰、铁、铜、氯,其中锌、钼、硼、锰、铁、铜、氯的质量比例为1~7:0.2~0.5:1:0~2:0~7:0~0.5:0~80。
优选地,包括以下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大量营养元素25~35%、中量元素6~15%、微量元素1~5%、氨基酸1~4%、腐殖酸0.6~2%;所述大量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其中氮、磷、钾的质量比为2:1:2.5;所述中量元素包括钙、镁、硫,其中钙、镁、硫的质量比为1.7:1.2:0.8;所述微量元素包括锌、钼、硼、锰、铁、铜、氯,其中锌、钼、硼、锰、铁、铜、氯的质量比例为4:0.4:1:2:7:0:0。
优选地,包括以下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大量营养元素28%、中量元素15%、微量元素8%、氨基酸2%、腐殖酸1.5%;所述大量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其中氮、磷、钾的质量比为0.5:0.8:1.5;所述中量元素包括钙、镁、硫,其中钙、镁、硫的质量比为1:2:1;所述微量元素包括锌、钼、硼、锰、铁、铜、氯,其中锌、钼、硼、锰、铁、铜、氯的质量比例为7:0.5:1:0:0:0.5:80。
本发明还提供了防治植物病害的根际处理剂的制备方法,按照配方称出各组分,粉碎后按照大量营养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和腐殖酸的顺序先后加入搅拌,反应后混合造粒、脱水后,或分别造粒、脱水、包衣混合后得到。
本发明还提供了防治植物病害的根际处理剂在槟榔黄化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对发现槟榔患有黄化病之后,对槟榔喷施防治槟榔黄化病复合制剂,该防治槟榔黄化病复合制剂,参见同日申请的发明专利,名称为“一种防治槟榔黄化病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待槟榔病状减轻后,对槟榔根部施入本发明的根基处理剂,同时,定期喷洒防治槟榔黄化病复合制剂,待病状完全消失后,可继续对槟榔根部施入本发明的根基处理剂,经海南陵水、琼海、万宁、定安、儋州等地试验,表现为叶片黄化和束顶症状明显减轻、萌生的新根数增加约30%以上,花苞增大,落果减少,试验病树当年有15%~30%不同程度的增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禾之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海南禾之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624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