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纤维强化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58578.2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8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梁概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概泉 |
主分类号: | C08L71/00 | 分类号: | C08L71/00;C08L27/18;C08L5/08;C08K13/04;C08K7/14;C08K5/053;C08K5/092;C08K3/34;C08K3/30;C08K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528222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强化 塑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种塑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强化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以自由改变成分及形体样式,通常是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塑料具有多种优点,如可塑性强、耐久性好、质量轻等,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对于大多数塑料产品而言,其防火性能及耐高温性能不佳,在灼烧、高温等作用下往往容易造成损坏,对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因此,对于塑料材料行业而言,急需开发一种具备优良耐火、耐高温特性的塑料产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强化塑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采用特定原料进行组合,配合相应的生产工艺,得到了一种新型塑料产品,其耐火、耐高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玻璃纤维强化塑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软脂酸55-75份、玻璃纤维50-70份、甘油35-40份、聚四氟乙烯58-85份、聚四氢呋喃50-75份、胆矾50-75份、己二烯酸50-75份、金刚砂5-10份、透明质酸12-14份、二甲基乙醇胺5-8份、润滑剂1-2份、抗氧化剂1-3份。
优选地,所述的玻璃纤维为高硅氧纤维,其中SiO2含量≥97%。
优选地,所述的润滑剂选自硬脂酸甘油酯、芥酸酰胺、苯甲基硅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的抗氧化剂选自焦亚硫酸钠、对苯二胺、亚磷酸三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耐拉伸的降解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2)将软脂酸、玻璃纤维、甘油、聚四氟乙烯混合,加入等质量的浓度为0.9%的磷酸溶液超声震荡35-40min,再加入10%的NaHCO3溶液调节pH至9.5,然后加入聚四氢呋喃、胆矾,搅拌30min;
(3)将搅拌后的混合物在烘箱中干燥,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研磨,得到改性粉体,随后加入己二烯酸、金刚砂、透明质酸、二甲基乙醇胺、润滑剂、抗氧化剂,然后在130℃下经双辊混炼、粉碎后挤出成型,冷却;
(4)将得到的材料干燥后得到产品。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超声功率为120W,超声温度为4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塑料原料以软脂酸、玻璃纤维、甘油、聚四氟乙烯为主要成分,通过加入聚四氢呋喃、胆矾、己二烯酸、金刚砂、透明质酸、二甲基乙醇胺、润滑剂、抗氧化剂,辅以改性、干燥、粉碎、混炼、挤塑等工艺,使得制备而成的塑料产品具备优良耐火、耐高温特性。
(2)本发明的塑料产品原料廉价、工艺简单,适于大规模工业化运用,实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1)按照重量份称取软脂酸65份、玻璃纤维60份、甘油35份、聚四氟乙烯59份、聚四氢呋喃70份、胆矾60份、己二烯酸60份、金刚砂5份、透明质酸13份、二甲基乙醇胺7份、硬脂酸甘油酯1份、焦亚硫酸钠1份;
(2)将软脂酸、玻璃纤维、甘油、聚四氟乙烯混合,加入等质量的浓度为0.9%的磷酸溶液超声震荡25min,超声功率为120W,超声温度为40℃,再加入10%的NaHCO3溶液调节pH至9.5,然后加入聚四氢呋喃、胆矾,搅拌30min;
(3)将搅拌后的混合物在烘箱中干燥,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研磨,得到改性粉体,随后加入己二烯酸、金刚砂、透明质酸、二甲基乙醇胺、硬脂酸甘油酯、焦亚硫酸钠,然后在130℃下经双辊混炼、粉碎后挤出成型,冷却;
(4)将得到的材料干燥后得到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概泉,未经梁概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585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