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生产电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35826.1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5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关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山旗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2;H01B13/14;H01B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4 天津市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生产 电缆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生产电缆设备。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目前市场上,电缆产品众多,使用和需求量很大,但是由于电缆的生产工艺的不同,有的电缆在制造过程中绝缘层容易产生针眼、气孔或者覆盖层出现凹陷或者凸包等缺陷,从而影响电缆发挥其正常的功能,然而在电缆的制造过程中往往缺少检测环节,给电缆后期的实际使用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生产电缆设备,可在电缆生产过程中进行在线检测,保证电缆的质量,而且冷却效果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自动生产电缆设备,包括送料装置,挤出装置,冷却装置,检测装置和收卷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放线支架,放线盘和驱动电机,所述放线盘设置在放线支架上,放线盘中部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上缠绕有电缆线芯,所述转动轴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挤出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上方的挤出机本体,所述挤出机本体顶部沿着电缆线芯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进料斗和第二进料斗,第一料斗内盛有绝缘材料,第二料斗内盛有隔热材料,所述第一进料斗和第二进料斗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进料斗包括料桶与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内壁呈波浪形,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室和空气制冷机,所述冷却室中部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的表面均匀分布有透气孔,所述冷却室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热空气出口和冷空气进口,空气制冷机的气体出口与冷却室的冷空气进口连接,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检测器和分析处理器,所述检测器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检测平台上,所述分析处理器设置在检测平台上,所述检测器与分析处理器连接,所述分析处理器上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收卷装置包括牵引辊和收卷轮。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器包括圆形套筒和探测头,所述圆形套筒内部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有若干个探测头。
更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室的热空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空气制冷机的气体进口连通。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挤出机本体顶部沿着电缆线芯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进料斗和第二进料斗,第一料斗内盛有绝缘材料,第二料斗内盛有隔热材料,可实现依次在电缆线芯的表面包覆绝缘层和隔热层;
2、所述第一进料斗和第二进料斗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进料斗包括料桶与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内壁呈波浪形,有利于料桶内的物料下行,而且角落不容易有残留;
3、冷却室中部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的表面均匀分布有透气孔,空气制冷机中的冷空气进入冷却室后,可对穿行于冷却管中的高温电缆进行冷却,高温电缆与冷空气的接触较为缓和,避免了急剧降温带来的损害,降温效果好,而且冷却室的热空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空气制冷机的气体进口连通,空气形成循环,不需要额外补充,使用方便,且避免了水冷方式需要干燥的麻烦;
4、设置检测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对电缆进行在线检测,避免有严重缺陷的电缆投入使用,保证电缆的质量;
5、检测器包括圆形套筒和探测头,所述圆形套筒内部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有若干个探测头,电缆从圆形套筒中穿过被检测,可实现对电缆前后左右的全方位检测,避免出现检测死角,检测准确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检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送料装置2、挤出装置 3、冷却装置
4、检测装置5、收卷装置 6、放线支架
7、放线盘8、驱动电机 9、转动轴
10、电缆线芯 11、底座12、挤出机本体
13、第一进料斗 14、第二进料斗15、料桶
16、下料口 17、冷却室18、空气制冷机
19、冷却管 20、热空气出口21、冷空气进口
22、检测平台 23、检测器24、分析处理器
25、报警器 26、圆形套筒27、探测头
28、牵引辊 29、收卷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山旗线缆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山旗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358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