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滑移的波形钢腹板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35381.7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5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况中华;李鑫奎;伍小平;周向阳;范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E04G2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形钢腹板 方形框架 竖向定位装置 水平定位装置 水平方向位置 定位装置 可滑移 竖直方向位置 定位技术 定位误差 滑板底座 临时支撑 人工操作 人工成本 人工调整 施工效率 竖向位置 高效率 移动 支撑 | ||
针对现有的波形钢腹板定位技术既耗费人工、又耗费时间,而且定位精度取决于人工调整,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滑移的波形钢腹板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设置于方形框架的八个角上的滑板底座,实现对一对波形钢腹板支撑并能够沿着所述波形钢腹板移动,所述方形框架上设有用于调整所述一对波形钢腹板水平方向位置的水平定位装置,所述方形框架上设有用于调整所述一对波形钢腹板竖直方向位置的竖向定位装置,通过水平定位装置及竖向定位装置分别调节待安装的一对波形钢腹板的水平方向位置及竖向位置,从而实现波形钢腹板的高精度、高效率定位,并实现波形钢腹板的临时支撑固定,降低人工操作强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滑移的波形钢腹板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波形钢腹板安装定位技术,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在一节钢腹板的前后端各布置2个手拉葫芦,手拉葫芦一端与挂篮吊架连接,一端与钢腹板连接;通过手拉葫芦的收放调整,以达到对波形钢腹板的水平、竖向位置的定位。同时,在钢腹板外侧依靠底模的水平支撑临时固定,钢腹板之间设置双肢角钢桁架相对固定。
第二种,在钢腹板内侧、外侧分别设置拉索,拉索一端固定于箱梁中部,另一端固定于波形钢腹板自由端的内侧;外侧拉索一端固定于箱梁的外侧边缘,另一端固定于波形钢腹板的外侧。通过调节内、外侧拉索的长度,以对钢腹板进行水平向的定位。同时,在钢腹板前端设置手拉葫芦,手拉葫芦一端与挂篮连接,另一端与钢腹板前端自由端连接,通过收拉调整手拉葫芦进行竖向的定位。定位后,在两块钢腹板之间设置钢桁架进行临时固定支撑。
由上可见,现有的波形钢腹板定位技术,无论是利用拉索还是手拉葫芦,均是通过人工进行调整钢腹板的水平、竖向定位。现有的波形钢腹板定位技术既耗费人工,又耗费时间,而且定位精度取决于人工调整,定位误差较大,其问题具体体现于:
1)现有的波形钢腹板定位技术耗费大量的人力,每块钢腹板要完成水平、竖向定位至少需要4~5个施工人员,因此,现有的波形钢腹板定位技术的施工人员成本较高。现有的波形钢腹板定位技术对施工人员依赖性高,在施工人员有限的情况下一次只能定位一块钢腹板。
2)现有的波形钢腹板定位技术,要求在每块钢腹板上设置4个手拉葫芦或2根拉索与桥梁节段(挂篮)连接,每次定位均需进行相应设备的安装及拆卸,并且该类工序属于高危操作,有较大的危险性;同时,定位后还需另外设置水平临时支撑进行固定。该类定位技术施工工序繁琐,耗费大量时间。
3)现有的波形钢腹板定位技术均是依靠纯粹人工调整来完成,定位精度完全取决于人工操作熟练度,定位误差较大。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波形钢腹板的高精度、高效率定位;并实现钢腹板的临时支撑固定,装置自动滑移降低人工操作,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的可滑移的波形钢腹板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已成为建筑施工界需进一步完善优化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滑移的波形钢腹板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实现波形钢腹板的高精度、高效率定位,并实现波形钢腹板的临时支撑固定,降低人工操作强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滑移的波形钢腹板定位装置,整体呈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的八个角上设有用于支撑一对或两对波形钢腹板并能够沿着所述波形钢腹板移动的八个滑板底座,所述方形框架上设有用于调整所述一对波形钢腹板水平方向位置的水平定位装置,所述方形框架上设有用于调整所述一对波形钢腹板竖直方向位置的竖向定位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353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O-cell试桩荷载转换为竖向抗压桩荷载的方法
- 下一篇:发动机进气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