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车联网智能终端的无线医疗救护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27192.5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6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田雨农;吴立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19/00;G06Q50/22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5 | 代理人: | 李猛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智能 终端 无线 医疗 救护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联网智能终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基于车联网智能终端的无线医疗救护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救护系统中,一般是在救护车中设置有各种医疗设备,在病人通过救护车运送医院的过程中,救护医疗人员对病人进行前期的救治。
但是现有的救护车存在如下不足:1、如果病人曾经在医院就诊过,也就是说他是第二次或者多次就诊,在医院系统会有以往的病例,但是在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只能根据现场状况进行初步救治,而不能根据以往病例进行更有效的救治方式;2、现在医院紧急专业急救人员比较缺乏,当出现紧急就诊高峰期时,很难保证每个紧急救护车上都配有专业人员;3、病人被送抵医院后,医院在安排医生进行就诊,这样又增加了救治时间;4、在救护车中的医疗设备产生的数据,需要人工从医疗设备中读取处理,这也不利于及时诊断病情;5、在救护车行驶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交通的不确定性,譬如交通堵塞,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占用应急车道等,影响了救治的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联网智能终端的无线医疗救护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实现实时对病患者进行救助,以最少的人力,最少的时间救助更多的病人。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车联网智能终端的无线医疗救护系统,包括:
医疗设备,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数据和输入患者信息,并传输给车联网智能终端;
车联网智能终端,将接受到的患者生命体征数据和输入的患者信息上传至云平台;
云平台,根据患者信息搜云端服务器数据库,并找出患者相关的历史病例;
医院监测平台,实时地观测检测到的患者生命体征数据和患者的历史病例;
交通系统,查看实时路况,并选择交通顺畅的路线到达医院;
所述云平台分别与车联网智能终端、医院监测平台和交通系统信号相连,所述医院监测平台还与医疗设备、车联网智能终端信号相连。
具体的,所述医疗设备,包括:
检测设备,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数据和输入患者信息;
无线通讯模块,将检测到的患者生命体征数据和输入患者信息传输给车联网智能终端;
视频传感器,医疗专家根据患者历史病例和自身经验,通过该传感器进行快速病例诊断和急救指导。
具体的,车联网智能终端,包括:
语音通讯模块,与医院监测平台建立连接,医疗专家进行语音指导;
LET通信模块,与云平台建立连接;
GPS模块,实时定位救护车的位置。
更具体的,车联网智能终端安装在救护车内。
更具体的,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名字及身份证号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智能终端的无线医疗救护系统使用方法,具体包括:
第一步:救护人员先将医疗设备连接上车联网智能终端的WiFi,医疗设备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数据和输入的患者信息;
第二步:将医疗设备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数据和输入的患者信息通过车联网智能终端传输到云平台,云平台根据患者信息搜索云端服务器数据库,并找出该患者相关的历史病例;
第三步:医院监测平台与车联网智能终端建立通话连接,医疗专家进行快速病例诊断和急救指导;
第四步,云平台实时监测救护车的位置,同时通过交通系统监测路面交通,根据路况,实时安排人员及时疏散交通,并选择交通顺畅的路线。
进一步的,第三步骤中,医院监测平台与车联网智能终端建立通话连接后,与紧急医疗人员进行实时通话,同时医院检测平台与医疗设备的视频传感器建立视频连接,通过高清视频语音传输,医疗专家进行快速病例诊断和急救指导。
进一步的,云平台上还设有时间计算模块,根据车辆当前位置和行驶路线计算到达医院所需要的时间。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法,能够取得如下的技术效果:能够释放紧急医疗救护人员短缺的压力,建立无线传输远程医疗救助的机制,大大提高救护水平,降低因输送不及时和救护不当而造成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还能使病人第一时间就诊,提高就诊效率。对提高广大人民医疗条件,社会生命健康保障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有附图1幅:
图1为基于车联网智能终端的无线医疗救护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271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