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22405.5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2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郝俊;孙璐;刘丰奎;丁文彬;牛军;林志刚;曾祥丽;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97 | 代理人: | 赵朋晓 |
地址: | 201908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分子 吸收 光谱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分析仪器,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
背景技术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被检测成分所分解成的气体对光的吸收强度与被检测成分浓度的关系遵守比耳定律这一原则来进行定量测定的,检测时首先通过化学反应,将水溶液中的离子或者分子转化为某种气体,气体分子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通常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之为基态气体分子。但是,一旦这些气体分子接受到特定波长的光辐射时,很容易产生相应的分子振动。发生分子振动所需能量是一定的,这种特定的能量称为分子特征谱线。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中,选特定波长的光源,气态分子对该光源发出的特征波长光产生分子振动吸收,根据光的被吸收程度计算出分子浓度,根据吸收波长的不同,也可以确定被检测成分而进行定性分析。而现有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主要是使用单色器选择特征光对目标物质进行分析,会造成数据上的低准确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能够增加检测装置的精度与抗干扰能力,结构简单、便于携带,适应户外检测环境,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导致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其中,包括控制装置、液路装置、气路装置以及光路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控制连接所述液路装置、所述气路装置以及所述光路装置;
所述液路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样装置、混合装置、反应装置以及分离装置;
所述气路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源、所述分离装置、吸光管以及弃物处理装置;
所述光路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光源、所述吸光管、滤光装置、光探测器。
上述的一种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液路装置、气路装置以及光路装置内部分别设有处理装置。
上述的一种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其中,所述处理装置包括接收与发送装置、数据处理装置。
上述的一种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其中,所述混合装置为样品和试剂混合装置。
上述的一种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其中,所述分离装置为气液分离装置。
上述的一种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其中,所述光源为连续光源或锐线光源。
上述的一种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其中,所述滤光装置为紫外滤光器。
上述的一种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其中,所述光探测器为光半导体探测器或电子管探测器。
上述的一种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其中,所述分离装置连接于所述弃物处理装置。
依据上述本发明一种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效果是:能够增加检测装置的精度与抗干扰能力,结构简单、便于携带,适应户外检测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控制装置101、液路装置102、气路装置103、光路装置104、弃物处理装置105、进样装置106、混合装置107、反应装置108、分离装置109、气源110、吸光管111、光源112、滤光装置113、光探测器1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目的是增加检测装置的精度与抗干扰能力,结构简单、便于携带,适应户外检测环境。
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其中,包括控制装置101、液路装置102、气路装置103、光路装置104以及弃物处理装置105,控制装置101分别控制连接液路装置102、气路装置103以及光路装置104;液路装置102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样装置106、混合装置107、反应装置108以及分离装置109;气路装置103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源110、分离装置109、吸光管111以及弃物处理装置105;光路装置104包括依次连接的光源112、吸光管111、滤光装置113、光探测器114。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是基于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气体的原理,其操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224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波长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
- 下一篇:一种抗干扰的D‑3羟丁酸检测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