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伺服控制的自动涨缩鼓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11682.6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5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孙岗存;孙义田;刘一恒;杨莫庸;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02 | 分类号: | B29D30/02 |
代理公司: | 21002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振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离合器 伺服电机 电磁制动器 传动丝杆 传动套 传动箱 减速机 撑开 撑起 轮胎 内部安装 生产设备 实心轮胎 伺服控制 同向转动 外部安装 相对静止 转动圈数 脱开 传动轴 电机轴 后表面 胶圈套 圆弧面 圆柱面 传动 胶圈 同速 涨紧 收缩 通电 体内 | ||
本发明涉及实心轮胎的生产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伺服控制的自动涨缩鼓,涨缩鼓包括涨缩毂本体、传动箱、减速机和伺服电机,传动箱外部安装减速机和伺服电机,内部安装传动机构、电磁制动器、电磁离合器、传动轴和传动套等,各鼓片完全收缩时外表面为一个完整的圆柱面;撑开后表面为间断圆弧面。当轮胎胶圈套在涨缩毂本体上时,先给电磁制动器通电,然后伺服电机工作,通过转动圈数不同,使涨缩毂本体内的传动丝杆转不同角度,来撑起不同内经的轮胎胶圈;涨紧后,传动箱内电磁离合器使电机轴脱开,通过电磁离合器的作用使涨缩鼓的传动套和传动丝杆同时同速同向转动(相对静止),从而达到撑开后保持力矩的作用,使涨缩毂撑起的外径不会改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心轮胎的生产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伺服控制的自动涨缩鼓。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实心轮胎的生产行业,只能对一种尺寸内径的轮胎进行缠绕,而且是人工手动缠绕。若不同尺寸内径的轮胎就得需要更换设备,导致工作效率低,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只能对一种尺寸内径轮胎进行手动缠绕而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伺服控制的自动涨缩鼓。该涨缩鼓能够自动涨到所需的外径,以便套上相应胶圈,能够适用8、9、10、12寸四种内径实心轮胎的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动力源、传动箱及涨缩鼓本体,其中传动箱包括传动轴A、传动套A、传动箱体及分别安装在该传动箱体内的电磁离合器A、传动机构A、电磁离合器B、电磁制动器、传动机构B,所述涨缩鼓本体包括滑动套、连接杆A、连接杆B、固定套、丝母、传动套B、圆柱销、传动丝杆及多个鼓片,该传动轴A及传动套A分别转动安装在传动箱体内,所述传动轴A的一端通过电磁离合器A与所述动力源相连,另一端插入所述传动套A一端的内部、并可与传动套A相对转动,所述电磁制动器通过传动机构B与传动套A连接,所述电磁离合器B通过传动机构A与传动轴A连接,该传动机构A通过电磁离合器B与传动机构B实现离合;所述传动套A的另一端与传动套B相连,所述传动丝杆容置于该传动套B内,并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A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丝母与传动丝杆螺纹连接,并通过由传动套B穿出的圆柱销与套设在传动套B上的滑动套连接,所述滑动套与每个鼓片之间均铰接有连接杆A,每个所述连接杆A分别通过通过连接杆B与安装在传动套B上的固定套铰接;所述动力源通过传动轴A带动传动丝杆转动,所述丝母通过圆柱销带动滑动套沿传动丝杆的轴向往复移动,进而通过所述连接杆A、连接杆B实现各鼓片的同步涨缩,并通过所述电磁离合器B实现传动套B与传动丝杆的同步同速同向转动,进而实现各鼓片保持所在圆的外径不变。
其中:所述传动套B上沿轴向开有条形孔,所述圆柱销的一端与丝母固接,另一端由该条形孔穿出、与所述滑动套相连;当所述传动套B与传动丝杆同步同束同向转动时,该传动套B通过所述圆柱销带动丝母转动,实现所述丝母与传动丝杆相对静止;每个所述连接杆A的一端均铰接于滑动套上,另一端分别铰接于对应的鼓片上,每个所述连接杆B的一端均铰接于固定套上,另一端铰接于对应的连接杆A上;各所述鼓片完全收缩时的外表面为一个完整的圆柱面,撑开后的表面为间断的圆弧面;各所述鼓片上在工作时套有橡胶圈;所述传动丝杆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每端均螺纹连接有丝母,两端的所述丝母旋向相反;所述滑动套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传动套B的两端,每个滑动套分别通过圆柱销与该端的所述丝母相连,两个所述滑动套的移动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116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腿部肌肉训练锻炼器
- 下一篇:一种利用常压等离子体制备二维材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