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恒温油槽油汞分离及汞处理装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83357.3 | 申请日: | 201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3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尹遵义;张华文;尹跃;梁兴忠;阮社;董锐;王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K15/00 | 分类号: | G01K15/00;B01D17/025;A62D3/30;A62D101/43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槽 恒温油槽 汞槽 温度计 出油口 处理装置 出油管 挂架 指示灯 连接控制单元 触控显示器 弧形横截面 出油口处 控制装置 连通油槽 倾斜过渡 有效解决 控制阀 油液排 检定 下沉 探测 支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温油槽油汞分离及汞处理装置,包括有恒温油槽本体,恒温油槽本体设有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的触控显示器和指示灯,支撑温度计进行检定的温度计挂架,恒温油槽本体的油槽具有弧形底,油槽上设有连通油槽并与弧形底下端平齐的出油管Ⅰ,出油管Ⅰ上设有控制阀Ⅰ,油槽的弧形底底部还设有一条汞槽,汞槽底部设有出油口,出油口位于温度计挂架的正下方,汞槽由两端向出油口倾斜过渡且具有弧形横截面,出油口处设有控制装置以使下沉至汞槽内的汞随油液排出。本发明可及时探测落入油槽内的汞,并对油槽内的汞进行分离后及后续的处理,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下不便于及时清除油槽内汞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用恒温油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温油槽油汞分离及汞处理装置、方法。
背景技术
恒温油槽是温度计检定的必须设备,温度范围100℃~300℃,常用于水银温度计等的检定和校准。
在水银温度计的检定过程中,容易发生温度计摔落、破碎等情况,导致水银温度计内的汞进入恒温油槽内。现有技术下一般是通过将油槽内的油液(油内含有汞)全部排出后,利用硫磺使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毒硫化汞(Hg+S=HgS)的方式来达到清除汞的目的,但这种方式在操作中费时费力,给操作人员增加了很大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分离油槽内的汞,并对分离出的汞进行处理的恒温油槽油汞分离及汞处理装置、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恒温油槽油汞分离装置,包括有恒温油槽本体,恒温油槽本体设有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并与控制单元进行信息交互的触控显示器,连接控制单元并进行状态显示的指示灯,支撑温度计进行检定的温度计挂架,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有油汞分离装置,油汞分离装置是在具有弧形底的油槽上设有连通油槽并与弧形底下端平齐的出油管Ⅰ,出油管Ⅰ上设有控制阀Ⅰ,油槽的弧形底底部还设有一条汞槽,汞槽底部设有出油口,出油口位于温度计挂架的正下方,汞槽由两端向出油口倾斜过渡且具有弧形横截面,出油口处连接有出油管Ⅱ,出油管Ⅱ上安装有控制阀Ⅱ,控制阀Ⅱ、控制阀Ⅰ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以实现由触控显示器控制开合。
在水银温度计的检定过程中,当温度计摔落、破碎致使水银温度计内的汞进入恒温油槽内后,由于汞的密度大,其会下沉至汞槽内并沿汞槽的倾斜底部聚集至出油口处,此时通过操作触控显示器来控制出油口处的控制阀Ⅱ打开,可使汞槽内的汞随油液排出。
还设有用于探测油槽内汞含量的探测单元,该探测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探测单元探测到油槽内含汞后将信息发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收到信息后自动控制控制阀Ⅱ打开,使汞槽内的汞随油液排出。
作为优选,探测单元是采用汞离子荧光探针进行探测的。
还设有用于检测温度计是否被打破的温度计破碎检测单元,用于在温度计被打破时发出警示音的报警单元,温度计破碎检测单元、报警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
作为优选,温度计破碎检测单元为设于温度计挂架上用于感应温度计存在与否的压力传感器,当温度计被打破时,压力传感器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单元。
一种恒温油槽汞处理装置,该汞处理装置用于处理上述油汞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汞,该汞处理装置包括有清除装置、储存装置和投放装置;
其中,清除装置:容纳由出油管Ⅱ排出的汞;
储存装置:用于储存硫磺粉;
投放装置:将储存装置内的硫磺粉投入清除装置,使其与汞进行化学反应以生成无毒化合物,该投放装置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并接受控制单元的控制,控制单元控制油汞分离装置分离出汞后,可继续控制投放装置动作,通过汞处理装置对排出的汞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33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层立体停车装置
- 下一篇:X射线管真空度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