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角胶自动贴合机贴合鼓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82767.6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3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道忠;胡志勇;李新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龙贞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50 | 分类号: | B29D30/5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翁斌 |
地址: | 21129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 自动贴合机 三角胶 贴合鼓 活塞 翻转机构 夹持机构 主轴移动 钢圈 缸体 体内 三角胶贴合机 工作效率高 滑块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角胶自动贴合机贴合鼓,属于三角胶贴合机技术领域,包括主轴、鼓片翻转机构、第一气缸、钢圈夹持机构、第二气缸以及滑块座,所述第一气缸包括可沿主轴移动并带动鼓片翻转机构的第一缸体和设于第一缸体内的第一活塞,第二气缸包括可沿主轴移动并带动钢圈夹持机构的第二缸体和设于第二缸体内的第二活塞。本发明是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三角胶自动贴合机贴合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三角胶贴合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角胶自动贴合机贴合鼓。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多数轮胎厂里用于三角胶贴合的设备大都是半自动化设备,需要人工完成三角胶上料、钢圈上料及贴合操作,对操作者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同时还增大了劳动强度,在三角胶贴合的上一道工序需要配套一定的人员和装备以满足本工序的需求。另外,现有的三角胶自动贴合机贴合鼓结构复杂,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三角胶自动贴合机贴合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三角胶自动贴合机贴合鼓,包括主轴、鼓片翻转机构、第一气缸、钢圈夹持机构、第二气缸以及滑块座,所述第一气缸包括可沿主轴轴向移动并带动鼓片翻转机构的第一缸体和设于第一缸体内的第一活塞,第二气缸包括可沿主轴轴向移动并带动钢圈夹持机构的第二缸体和设于第二缸体内的第二活塞,所述主轴依次贯穿第一气缸、滑块座和第二气缸;所述鼓片翻转机构设于第一缸体与滑块座之间,所述钢圈夹持机构设于第二缸体与滑块座之间;所述鼓片翻转机构包括围绕主轴外圈沿圆周依次设置的数个连杆机构和一个环形的连杆固定架,所述连杆固定架套设在主轴外圈并与滑块座固定连接,连杆固定架固设在滑块座的朝向第一气缸一侧的侧边,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固设于第三连杆径向外侧的鼓片,第三连杆上设有沿其纵向延伸的滑轨,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一缸体铰接、另一端铰接于第二连杆的中部,第二连杆的一端与连杆固定架铰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杆铰接,并且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的铰接点可沿第三连杆上的滑轨移动;所述钢圈夹持机构包括围绕主轴外圈沿圆周依次设置的数个夹持机构,所述滑块座上设有数个径向通透的滑槽,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径向设置的滑块、固设在滑块径向外端的夹持块以及与滑块径向内端铰接的第四连杆,第四连杆与第二缸体铰接,数个夹持机构的数个滑块一一对应地穿插过滑块座的数个滑槽,夹持块位于滑块座的径向外侧,所述夹持块设有用于嵌入钢圈的槽口朝向径向外侧的凹槽;第三连杆一端与夹持块铰接。
在主轴的外圈套设有轴套,轴套设于第一气缸与滑块座之间,并且轴套一端穿过第一缸体并伸入第一缸体内,所述主轴外圈设有内凸缘,第一活塞夹设在内凸缘与轴套之间。
所述主轴设有轴向延伸的中心孔和分别设于中心孔径向两侧的两伸出孔,两伸出孔径向相对并均与中心孔连通,伸出孔径向延伸,一根轴向拉杆伸入主轴的中心孔,轴向拉杆与一根用于拉动滑块座轴向移动的限位柱固定连接,限位柱的两端分别从两伸出孔伸出主轴外,限位柱挡在滑块座轴向侧边,轴向拉杆伸出主轴外的端部螺纹连接一个挡在主轴外的拉杆调节螺母,拉杆调节螺母位于与第二气缸同轴侧的主轴端部。
主轴上设有位于第一气缸轴向外侧的外凸缘,外凸缘与第一气缸之间设有套设在主轴外圈的螺套,螺套的外圈螺纹连接一个限位螺母,螺套与外凸缘固定连接。
在滑块座的朝向第二气缸的轴向侧边固设有滑块压盘,滑块压盘为圆环形并间隔套设在主轴外圈,所述滑块座上的滑槽的槽口朝向第二气缸一侧,滑块压盘对应每个滑槽均设有一个与该滑槽槽口相对的径向槽。
钢圈夹持机构还包括一条圆环形的沿圆周包覆在所有夹持块的外圈的气囊,气囊位于夹持块上凹槽的轴向外侧。
主轴带动滑块座转动,并且滑块座可沿主轴轴向移动。
滑块座与主轴通过键连接。
连杆机构与夹持机构数量相同,第三连杆与夹持块的数量相同,每个第三连杆一一对应地连接一个夹持块,第三连杆的一端与相应夹持块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龙贞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龙贞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27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