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电导航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80698.5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5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梦婷;陈璞;魏学东;王袆敏;徐丽娜;刘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5/02 | 分类号: | G01S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电 导航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导航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线电导航系统。
背景技术
在基于无线电测量的定位系统中,接收机通过接收位置已知的导航信标台发射的导航定位信号,经由几何技术(例如,双曲线定位、圆-圆定位法)求解出未知的用户位置。而无线电导航信号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传播时,到达接收端的信号不仅包括通过直视路径到达的直射波,还包括通过不同传播路径达到的反射波和散射波,这些通过不同传播路径到达的信号通常拥有不同的信号幅度、相位和传播时延,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就是这些不同路径信号的叠加,叠加之后的信号有可能增强也有可能相互抵消,形成多径衰落,使得无线电导航信号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为实现无线电导航定位,一般需要同时接收来自多个导航信标台的导航定位信号,但在许多情况下,接收机无法检测到较弱的导航信标台信号(例如,接收机距离较远时),此时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来提高接收机检测弱导航信号的灵敏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改善无线电导航信号质量的无线电导航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无线电导航系统,所述的系统包括信号生成端、发射端和接收端,其特征为:信号生成端对同一导航信息,生成两个频点的无线电导航信号,发射端包括两根发射天线,每根天线分别发送两个频点的无线电导航信号;
接收端包括一根天线,接收端通过该根天线同时接收四路无线电导航信号,并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合并处理。
进一步,发射端的两根天线在空间距离上至少相隔10个无线电载波的波长。
进一步,两个频点间的频率间隔大于相干带宽。
进一步,接收端通过无线电信号选择合并、等增益合并或最大比合并的方法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合并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信号发射端采用两根发射天线,每根天线分别发送两个频点的无线电导航信号,对同一导航信息,提供四路导航信号副本,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四路导航信号副本采用选择合并、等增益合并或最大比合并的方法进行合并,从而改善接收无线电导航信号质量,提高无线电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原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包括信号生成端、发射端和接收端,其特征为:信号生成端对同一导航信息,生成两个频点的无线电导航信号,发射端包括两根发射天线,每根天线分别发送两个频点的无线电导航信号;接收端包括一根天线,接收端通过该根天线同时接收四路无线电导航信号,并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合并处理。
发射端的两根天线在空间距离上至少相隔10个无线电载波的波长。两个频点间的频率间隔大于相干带宽,如果无线电导航信号传输过程中所经历的最大多径时延扩展为Tm,那么相干带宽为Bc=1/Tm(理论上要求Tm小于一个码元的持续时间Tb)。这样,可以认为发射的四路导航信号在空间经历的衰落是不相关的。
接收端通过无线电信号选择合并、等增益合并或最大比合并的方法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合并处理。
1)选择合并(SC):选择合并先将接收到的4路导航信号副本送入选择逻辑,选择逻辑会从4路导航信号副本中选择具有最高信噪比的信号作为输出,也称为开关式相加。
2)等增益合并(EGC):也称相位均衡,将接收到的4路导航信号副本进行同相迭加,迭加时4路信号的权重相同,等增益合并后输出信号包络为:
其中,ri是第i路导航信号副本的包络,rEGC为等增益合并后的信号包络。
3)最大比合并(MRC):最大比合并是一种比较好的信号合并方式,对4路导航信号副本进行加权相加,权重由各路信号所对应的信号电压和噪声功率的比值决定,即最大比合并后输出信号包络为:
其中,ai=ri/Ni是第i路导航信号副本的权值,即第i路导航信号副本的信噪比,Ni是第i路噪声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06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位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