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的功率输出的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69809.2 | 申请日: | 2016-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8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赖威列;刘昌远;萧杰夫;李诣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马雯雯,臧建明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功率 输出 管理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的功率输出的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适应性调整输出功率的电池的功率输出的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今的技术领域中,一般的锂电池管理系统会以开路电压作为电池初始容量的估测依据。然而依据电池电化学特性,电池容量衰退的状态是很难获知的。在已知技术领域中,可针对电池形成多次的充放电循环后,并做一次开路电压曲线的检测。并通过开路电压曲线来进行电池初始容量估测。这个估测结果,常会因为电池容量衰减而造成电池容量的估测误差。
为了解决上述的估测误差的问题,已知技术采用电池自检(battery learning)的方法,通过比较电池充电放电安培小时(安时,AH)差值,来推算容量衰退。并应用在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对电池进行自检,以修正残存容量大小。而在已知技术中,当电池执行自检动作时,系统需要配合自检动作而停机,进而降低系统的工作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管理装置以及电池功率输出的管理方法,以有效控制电池的功率输出效益。
本发明的电池的功率输出的管理方法包括:启动电源输出模式,并在电源输出模式下藉由放电电路使电池对负载执行放电动作;在放电动作被执行的期间,计算放电电路的输出功率;比较输出功率与目标功率以产生比较结果;以及,并依据比较结果使放电电路依据单位补偿量逐步调整输出功率。
本发明的电池管理装置包括电池、放电电路以及控制器。放电电路耦接电池,并耦接至直流总线,直流总线耦接至负载,放电电路并在电源输出模式下使电池对该负载执行放电动作。控制器耦接放电电路,控制器在放电动作被执行的期间,计算放电电路的输出功率,比较输出功率与目标功率以产生比较结果,并依据比较结果使放电电路依据一单位补偿量逐步调整输出功率。
基于上述,本发明藉由在放电动作时对放电电路的输出功率进行逐步调整的动作,使放电电路的输出功率可符合系统的需求。如此一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直流总线可在不需要均流电路的条件下,同时接收电池所提供的电源以及外接的另一直流电源,并相互备援,提升电源供应的稳定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的功率输出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A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输出功率的调整方式的示意图;
图2B显示脉波数量与参考电压的关系图;
图3显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的自我检测模式的流程图;
图4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管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显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管理装置建构的电源供应系统的示意图。
图6A-图6C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源供应系统的波形图。
附图标记:
S110~S140:功率输出的管理步骤;
PWM1:脉宽调变信号;
210:滤波器;
Vref:参考电压;
S310~S390:自我检测的步骤;
410:电池管理装置;
BAT:电池;
420:负载;
411:放电电路;
4111:驱动及控制器;
412:核心电路;
413:滤波器;
4121:运算器;
4122:补偿量调整器;
4123:限制器;
4124:信号产生器;
SV:输出电压;
SI:输出电流;
500:电源供应系统;
510:电源管理装置;
520:电源供应器;
530:负载;
DC_BUS:直流总线;
VAC:交流电源;
511:控制器;
512:放电电路;
513:充电电路;
t1~t4:时间点;
V1、V2:输出电压;
I1、I2:输出电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698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