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的功率输出的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69809.2 | 申请日: | 2016-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8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赖威列;刘昌远;萧杰夫;李诣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马雯雯,臧建明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功率 输出 管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电池的功率输出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启动电源输出模式,并在所述电源输出模式下藉由放电电路使所述电池对负载执行放电动作;
在所述放电动作被执行的期间,计算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出功率;
比较所述输出功率与目标功率以产生比较结果;以及
依据所述比较结果使所述放电电路依据单位补偿量逐步调整所述输出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输出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启动所述电源输出模式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电池的储存电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并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放电状态;以及
若所述电池的储存电量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电池非处于放电状态时,启动所述电源输出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输出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电源输出模式下,判断所述电池的储存电量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值,并在所述电池的储存电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时,结束所述电源输出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输出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放电动作被执行的期间,计算所述放电电路的所述输出功率的步骤包括:
取样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出电压以及输出电流;以及
依据所述输出电压以及所述输出电流来计算出所述放电电路的所述输出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输出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比较所述输出功率与所述目标功率以产生所述比较结果;并依据所述比较结果使所述放电电路依据所述单位补偿量逐步调整所述输出功率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输出功率与所述目标功率的差值;
依据所述差值设定所述单位补偿量;
当所述差值大于临界差值时,使所述输出功率逐步增加或减少一个所述单位补偿量;以及
当所述差值不大于所述临界差值时,停止所述输出功率的调整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率输出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启动所述电源输出模式,并在所述电源输出模式下藉由所述放电电路使所述电池对所述负载执行所述放电动作的步骤包括:
依据脉宽调变信号以产生参考电压;以及
依据所述参考电压使所述放电电路执行所述放电动作,
其中,所述放电动作使所述放电电路所产生的所述输出功率与所述脉宽调变信号的单位时间的脉波数成正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率输出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差值大于所述临界差值时,使所述输出功率逐步增加或减少一个所述单位补偿量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差值大于所述临界差值时,提升或减少所述脉宽调变信号的单位时间的脉波数一单位预设值。
8.一种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电电路,耦接电池,并耦接至直流总线,所述直流总线耦接至负载,所述放电电路并在电源输出模式下使所述电池对所述负载执行放电动作;以及
控制器,耦接所述放电电路,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放电动作被执行的期间,计算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出功率,比较所述输出功率与目标功率以产生比较结果,并依据所述比较结果使所述放电电路依据单位补偿量逐步调整所述输出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电池的储存电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并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放电状态,并在当所述电池的储存电量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电池非处于放电状态时,启动所述电源输出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电源输出模式下,判断所述电池的储存电量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值,并在所述电池的储存电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时,结束所述电源输出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放电动作被执行的期间,取样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出电压以及输出电流,并依据所述输出电压以及所述输出电流来计算出所述放电电路的所述输出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698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