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药中间体吩噻嗪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56463.2 | 申请日: | 2016-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9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波普生物医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9/20 | 分类号: | C07D27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苏玉峰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式( I ) 吩噻嗪类化合物 医药中间体 有机溶剂 配体 催化剂 合成 烷基 后处理 搅拌反应 反应物 高产率 烷氧基 可用 协同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作医药中间体的下式(III)所示吩噻嗪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室温下,向有机溶剂中加入下式(I)化合物、式(II)化合物、催化剂、配体、碱和助剂,升温至70‑90℃并搅拌反应7‑10小时,反应完毕后经后处理,从而得到所述式(III)化合物,其中,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素;X为卤素。所述方法通过合适反应物的使用,以及催化剂、配体、碱、助剂和有机溶剂的综合选择与协同促进,从而可以高产率得到目的产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工业化生产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杂原子的稠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医药中间体吩噻嗪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医药中间体合成和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吩噻嗪结构在有机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报道,目前有超过5千个吩噻嗪列化合物,并且大部分展示了良好的生物活性,例如可作为抗精神病药、抗肿瘤药,以及用于止吐、止痒等。
正是由于吩噻嗪类化合物的如此重要的用途和应用前景,其合成方法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迄今为止,现有技术中已经报道了多种有关吩噻嗪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作为例举如下所示:
Ma Dawei等(“Assembly of Substituted Phenothiazines by a Seq uentiallyControlled CuI/l-Proline-Catalyzed Cascade C-S and C-N B ond Formation”,Angew.Chem.Int.Ed.,2010,49,1291-1294)报道了一种CuI/L-脯氨酸催化的连续的C-S键、C-N键的构筑反应,成功制备得到吩噻嗪类化合物,其反应式如下:
Zeng Qingle等(“Synthesis of phenothiazines via ligand-free CuI-catalyzed cascade C-S and C-N coupling of aryl ortho-dihalides and ortho-aminobenzenethiols”,Chem.Commun.,2012,48,5367-5367)报道了一种CuI/碱催化的制备吩噻嗪类化合物的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合成吩噻嗪类化合物的多种方法,但这些方法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产物产率较低、反应工序复杂等,因此对于吩噻嗪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仍存在继续研究的必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吩噻嗪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采用特定的反应物和综合反应体系,从而可以高产率得到目的产物,为吩噻嗪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工业化生产潜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缺陷以及寻求吩噻嗪类化合物的新型合成方法,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付出了足够的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内容涉及一种可用作医药中间体的下式(III)所示吩噻嗪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室温下,向有机溶剂中加入下式(I)化合物、式(II)化合物、催化剂、配体、碱和助剂,升温至70-90℃并搅拌反应7-10小时,反应完毕后经后处理,从而得到所述式(III)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波普生物医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波普生物医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564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