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儿童阅读积极性的均衡阅读引导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54650.7 | 申请日: | 2016-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9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涂怡菁;张立震;孙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学(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Q30/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儿童 阅读 积极性 均衡 引导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教育的阅读引导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儿童阅读积极性的均衡阅读引导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儿童图书种类繁多,根据不同年龄段的需要,部分出版机构对自己出版社的图书进行了简单的分级,但是比较粗略,多为3-5岁等等;大部分教育机构将幼儿教育划分了八大领域,但是在阅读这个领域内,并没有对3-6岁的阅读进行全面的领域划分。
出版社无法覆盖到市场上非自有出版的书籍,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阅读速度会发生变化,每个年龄阶段的阅读量也会变化,3-6岁儿童在幼儿园中,从小班到大班,成长变化极大,目前的划分很难精准覆盖到幼儿成长的各个阶段。因此需要基于分级、分领域的针对3-6岁儿童绘本的均衡阅读引导方案。
针对每一本图书,若没有及时对阅读效果进行测评,也很难提升儿童的阅读积极性,家长也无法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不利于儿童成长阶段与家长的互动;目前也有一些应用软件提供线上阅读的功能,且可对阅读时长进行记录,然而对线下阅读没有进行记录,无法对线下阅读效果进行测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提高儿童阅读积极性的均衡阅读引导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提高儿童阅读积极性的均衡阅读引导系统,包括:
用户数据模块,存储用户数据,所述的用户数据包括用户个人信息及对应的账户信息、阅读记录和测评记录;
图书数据模块,存储图书数据,所述的图书数据包括图书内容、图书所适用年龄和图书所属类别,每本图书仅适用于一个年龄、归属为一个类别;
阅读引导模块,与用户数据模块连接,根据用户数据生成用户阅读计划,所述的阅读计划以0.5~1年为周期划分为多个互不重叠的阅读阶段,每个阅读阶段分别设置阅读任务和测评标准;
阅读测评模块,与图书数据模块连接,根据图书数据生成测评数据,所述的测评数据包括按年龄和类别设置的测评题库;
用户模块,分别与用户数据模块、阅读引导模块和阅读测评模块连接,获取和更新用户数据,并通过应用程序获取阅读计划和阅读测评结果。
所述的用户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和爱好。
所述的阅读计划从3岁开始,到6岁结束。
所述的用户模块包括电脑和手机。
所述的阅读测评标准分为水平由低到高的三个档次,每个档次的测评题库不相同,每个档次的阅读测评结果包括各个类别的测评分数以及所有类别的测评分数之和。
所述的类别包括生活习惯、性格培养、情绪管理、科普百科和艺术文学。
所述的阅读记录获取方式包括:用户模块通过识别实体图书附带的条形码或二维码,获取图书信息,然后将该图书加入阅读记录。
实体图书附带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仅首次识别有效,所述的用户数据模块记录首次识别的实体图书附带的条形码或二维码。
所述的账户信息包括用户已购图书和账户余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分别制定不同的阅读计划,根据图书内容生成测评题库,及时检验儿童的阅读效果,保存阅读记录,提高阅读积极性。
(2)阅读测评标准分三个档次,每个档次的阅读测评结果包括各个类别的测评分数以及所有类别的测评分数之和,可以多维度的反映儿童在各个方面的优势与不足。
(3)用户模块可通过识别实体图书附带的条形码或二维码,获取图书信息,然后将该图书加入阅读记录,解决了线上阅读资源不足的问题。
(4)每本图书只属于一个类别和一个年龄,每个阅读阶段互不重叠,避免了一本图书被重复计划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提高儿童阅读积极性的均衡阅读引导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学(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凡学(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546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