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钢包砖热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47744.1 | 申请日: | 2016-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8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郝学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州市威菱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5/00;F27D11/02;F27D1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410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盖 加热筒 热处理装置 钢包砖 加热室 可开合 热处理技术领域 圆筒形结构 后端开口 加热效率 加热装置 前端开口 围合成 圆筒形 内壁 加热 开口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钢包砖热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加热筒、前加热盖和后加热盖,所述加热筒为横倒的圆筒形结构,左右两端为开口,所述前加热盖可开合的安装在所说加热筒的前端开口,所述后加热盖可开合的安装在所述加热筒的后端开口,所述加热筒与所述前加热盖和后加热盖一起围合成一个圆筒形的加热室,所述加热室的内壁上设有加热装置,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对物料可以进行全面加热,且大大提高了加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钢包砖热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热处理装置是对物料进行加热处理的装置,目前现有的热处理装置,大多加热效率不高,加热效果差,不能对物料进行高效的加热,且大部分结构复杂,结构成本高。
鉴于此,需要对现有的加热装置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出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钢包砖热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可以对物料可以进行全面加热,且大大提高了加热效率。
一种新型钢包砖热处理装置,包括若干加热筒、前加热盖和后加热盖,所述加热筒为横倒的圆筒形结构,左右两端为开口,所述前加热盖可开合的安装在所说加热筒的前端开口,所述后加热盖可开合安装在所述加热筒的后端开口,所述加热筒与所述前加热盖和后加热盖一起围合成一个圆筒形的加热室,所述加热室的内壁上设有加热装置,还包括放置架,用于放置待加热的物料,所述放置架包括支撑架、若干筒形架、若干轴套、若干连接杆、转轴和若干竖杆,支撑架安装在所述加热筒底部,所述筒形架为网状筒形结构,用于放入待加热物料进行加热,所述若干竖杆沿着加热筒轴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竖杆的顶部与轴套连接,所述转轴插入轴套内,所述连接杆一端连接在转轴上,另 一端连接在所述筒形架上,所述若干连接杆均匀设置在所述转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前加热盖的中部设有轴孔,所述转轴一段位于加热筒内,另一端从前加热盖的轴孔中插入伸出在所述加热室的外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传动结构,所述第一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转轴的外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转动带动转轴转动,带动筒形架围绕转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器,所述加热筒的内壁上设有若干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包括若干第一筒体和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螺旋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还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截面为倒Ω型,所述安装筒的倒Ω型结构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加热筒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筒体通过安装进入安装筒的倒Ω形结构的圈中从而安装在所述加热筒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所述前加热盖上设有若干条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环形结构,且截面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圆环的圆心与所述前加热盖的圆心重合,所述第二加热器包括第一环形筒体和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螺旋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筒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环形筒体安装在所述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每一个第一凹槽内都设有一个二加热器;
所述后加热盖上设有若干条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为环形结构,且截面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圆环的圆心与所述后加热盖的圆心重合,所述第三加热器包括第二环形筒体和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螺旋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筒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环形筒体安装在所述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每一个第二凹槽内都设有一个第三加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均连接控制器,且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可以进行独立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第一加热器上的若干第一筒体内部的加热丝均可以独立开启,所述第二加热器上的若干第一环形筒体内部的加热丝均可以独立开启,所述第三加热器上的若干第二环形筒体内部的加热丝均可以独立开启;所述第一环形筒体和第二环形筒体靠向加热室内侧的一侧侧壁上为网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州市威菱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宿州市威菱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477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叶片式潜水泵
- 下一篇:一种蒸汽加热装置及其蒸汽辅助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