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升导旋光性类肤触感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46647.0 | 申请日: | 2016-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3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季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联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1D5/34;B32B7/12;B32B5/06;B32B5/02;B32B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旋光性 触感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尤其涉及类肤触感面料,属于纺织面料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需求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舒适、保暖、御寒,而是趋向于对产品外观的美化及织物的功能等方面的需求。服装面料有直接接触皮肤类和非接触皮肤类,直接接触皮肤类的面料,安全程度较高,夏季的服装和内衣多采用直接接触皮肤类的标准制造,但是由于直接接触皮肤类的面料,普通材质对皮肤会有一定程度的刺激,尤其化纤材料更是过敏源,长久穿着,皮肤触感差,不亲和皮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触感良好,类似于皮肤接触的面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提升导旋光性类肤触感面料,包括触肤层,所述触肤层外依次设有支撑层、导汗层和外层,所述触肤层与支撑层采用聚氨酯胶固定,所述导汗层与支撑层和外层采用缝合固定;所述触肤层包括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所述第一经纱采用聚酯纤维织成,所述第一纬纱采用大豆蛋白纤维织成;所述支撑层采用棉纤维织成;所述导汗层包括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所述第二经纱采用苎麻纤维织成,所述第二纬纱采用亚麻纤维织成;所述外层采用三维网格超细纤维基布织成。所述触肤层背面设置有衬里织物层,所述衬里织物层,为一种发光织物,包含一透光单元、至少一与该透光单元结合的发光单元,及一与该发光单元电连接的电力单元;该透光单元包括若干条复合纤维,该每一条复合纤维具有一鞘部,及至少一被该鞘部包覆的芯部,该透光单元是通过若干条所述复合纤维彼此以经向和纬向交互编织而呈网状结构,且该网状结构的结点是由若干条所述复合纤维的鞘部经由热处理而彼此融合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触肤层与皮肤直接接触,
触感良好,面料整体透气效果好,排汗效果佳,对于长期贴身穿着,类似于皮肤触感,不产生过敏及排斥。
本发光织物通过若干条复合纤维经由热处理而形成透光单元,该透光单元具有高透明度且为平面网状的结构,由于平面的结构使光线容易扩散通过,因此该发光织物可有效地提升导旋光性,增加光源照射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类肤触感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触肤层1
支撑层2
导汗层3
外层4。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导旋光性类肤触感面料,包括触肤层,所述触肤层外依次设有支撑层、导汗层和外层,所述触肤层与支撑层采用聚氨酯胶固定,所述导汗层与支撑层和外层采用缝合固定;所述触肤层包括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所述第一经纱采用聚酯纤维织成,所述第一纬纱采用大豆蛋白纤维织成;所述支撑层采用棉纤维织成;所述导汗层包括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所述第二经纱采用苎麻纤维织成,所述第二纬纱采用亚麻纤维织成;所述外层采用三维网格超细纤维基布织成。
所述触肤层背面设置有衬里织物层,所述衬里织物层,为一种发光织物,包含一透光单元、至少一与该透光单元结合的发光单元,及一与该发光单元电连接的电力单元;该透光单元包括若干条复合纤维,该每一条复合纤维具有一鞘部,及至少一被该鞘部包覆的芯部,该透光单元是通过若干条所述复合纤维彼此以经向和纬向交互编织而呈网状结构,且该网状结构的结点是由若干条所述复合纤维的鞘部经由热处理而彼此融合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联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联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466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扩大银米健康纤维应用范围防静电织物
- 下一篇:一种耐磨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