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脂肪酸酰胺改性的有机膨润土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41738.5 | 申请日: | 2016-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6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俞卫华;周春晖;童东绅;张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33/44 | 分类号: | C01B33/4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脂肪酸 改性 有机 膨润土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脂肪酸酰胺改性的有机膨润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将膨润土、碳链长度为12-16的烷基三甲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酸酰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形成混合物,然后经过一次有机改性或二次有机改性的有机化反应,再通过洗涤、离心、干燥后粉碎制成有机膨润土;所述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为:去离子水:膨润土∶C12-16烷基三甲基季铵盐∶十八烷基三甲基季铵盐∶脂肪酸酰胺∶乙醇=90-95∶10-5∶0.5-6∶0.75-21∶0.5-15∶0-3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脂肪酸酰胺改性的有机膨润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步骤具体为:
(1)按去离子水和膨润土的质量比为90-95∶10-5,将膨润土分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静置0.5-4h,取上层液体20-50ml,标记为A液,下层为膨润土的悬浊液,标记为B液;
(2)在步骤(1)A液中,按质量比,膨润土∶C12-16烷基三甲基季铵盐∶十八烷基三甲基季铵盐∶脂肪酸酰胺∶乙醇=10-5∶0.5-6∶0.75-21∶0.5-15∶0-35,按一次有机改性反应或二次有机改性反应的需要配制成表面活性剂乳液,标记为C液;
(3)将B液和C液混合,搅拌均匀,在继续搅拌下,在恒温20-70℃进行有机改性反应3-20h后,经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干燥后粉碎制成有机膨润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脂肪酸酰胺改性的有机膨润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膨润土一次有机改性配制的C液为:C12-16烷基三甲基季铵盐中的一种或任意二种,十八烷基三甲基季铵盐的一种,脂肪酸酰胺中的一种或任意二种,乙醇,去离子水的混合液。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脂肪酸酰胺改性的有机膨润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膨润土二次有机改性配制的C液分为第一次有机改性需要配制的C1液和第二次有机改性需要配制的C2液;其中所述的第一次有机改性需要配制的C液为:将十八烷基三甲基季铵盐、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得到第一次有机改性需要配制的混合液,标记为C1液;所述的第二次有机改性需要配制的C液为:C12-16烷基三甲基季铵盐、脂肪酸酰胺、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得到进行第二次有机改性需要配制的混合液,标记为C2液。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脂肪酸酰胺改性的有机膨润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膨润土为钠基膨润土或钙基膨润土,且阳离子交换容量至少为50mmol/100g;所述的C12-16烷基三甲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任意二种;所述的十八烷基三甲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所述的脂肪酸酰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式为RCONH2,其中R为13-31的烃基、醇烃基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脂肪酸酰胺改性的有机膨润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膨润土为钠基膨润土。
7.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脂肪酸酰胺改性的有机膨润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12-16烷基三甲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8.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脂肪酸酰胺改性的有机膨润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十八烷基三甲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9.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脂肪酸酰胺改性的有机膨润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酸酰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十四酰胺、十六酰胺、十八酰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二十二酰胺中的一种或任意二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脂肪酸酰胺改性的有机膨润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酸酰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十八酰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二十二酰胺中的一种或任意二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未经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4173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DSP的一体化变桨控制的超级电容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自动保洁储物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