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带组件加速度性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25186.9 | 申请日: | 2016-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53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疏剑;武建春;谭志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带 组件 加速度 性能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用于对安全带组件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带组件,包括汽车安全带及其带收放器,是为了在碰撞时对乘员进行约束以及避免碰撞时乘员与方向盘及仪表板等发生二次碰撞或避免碰撞时冲出车外导致死伤的安全装置。汽车安全带是公认的最廉价也是最有效的安全装置,在车辆的装备中很多国家是强制装备安全带的。当汽车在发生瞬间碰撞时,其上的乘员会产生多方向的外力,相应的外力会传导到汽车安全带,若汽车安全带在这些外力作用下,从带收放器中仍能被继续拉出而变长,则汽车安全带就不能起到相应地保护作用。因此,在安全带组件的产品中,有相应的防快拉装置,以防止出现上述情况发生。
为了保证每个带收放器都具有防快拉性能,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特性检测。而目前通用的检测方式是人工快速抽拉安全带观察汽车安全带是否能被抽出,这种方法既费人工,效率不高,又有一定的主观性、随机性,容易产生误检,可靠性不高。也有专用的汽车安全带加速度测量装置,其基本原理是将汽车安全带预先抽拉出一定长度,然后在汽车安全带带面上施加外力,并通过测量汽车安全带长度变化来实现检测的。这种检测方法中,存在在施加外力控制困难、检测汽车安全带长度变化麻烦等问题,造成了现有的安全带组件加速度测量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成本高、检测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不被安全带组件制造厂家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能用于一种安全带组件加速度性能检测平台,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成本低廉、检测效率高、稳定性高等特点,解决现有的安全带组件加速度测量装置存在的结构复杂、操作不便、成本高、检测效率低下等诸多缺陷,以实现对安全带组件加速度性能的高效、低成本检测,以满足安全带组件制造厂家对安全带组件加速度性能检测方面的现实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带组件加速度性能检测装置,由基座、第一轴组件、第二轴组件、测试组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轴组件由第一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左轴承支承组件、第一支撑板组件、第一旋转轴、第一右轴承支承组件组成,其中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第一旋转轴连接,第一旋转轴的两端分别由第一左轴承支承组件、第一右轴承支承组件固定支撑,第一旋转轴的中段套装有第一支撑板组件,第一电机、第一左轴承支承组件、第一右轴承支承组件的底部均固定安装在基座上;第二轴组件由第二电机、第二联轴器、第二后轴承支承组件、第二支撑板组件、第二旋转轴、第二前轴承支承组件组成,其中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二旋转轴连接,第二旋转轴的两端分别由第二后轴承支承组件、第二前轴承支承组件固定支撑,第二旋转轴的中段套装有第二支撑板组件,第二电机、第二后轴承支承组件、第二前轴承支承组件的底部均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组件上,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的测试组件由第三支撑板、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夹持气缸、活动夹持模头、固定夹持模头、过渡气缸、过渡轮组件、压紧气缸、压紧轮组件、卷绕电机、卷绕轮组件组成,其中,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夹持气缸、固定夹持模头均固装在第三支撑板上,第三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组件固连;所述的活动夹持模头与夹持气缸的活塞杆固连,活动夹持模头正面上设有与带收放器侧面形状相同的异型槽,固定夹持模头反面上也设有异型槽,且当夹持气缸活塞杆伸出到位时,活动夹持模头与固定夹持模头上的两异型槽底部之间距离与带收放器宽度相同;过渡气缸设在第二立板顶部,且其活塞杆伸出方向,垂直并背向第三支撑板上表面,过渡气缸活塞杆上固装有过渡轮组件,过渡轮组件上的过渡轮宽度与安全带宽度相同,且两侧边分别设有左凸起板、右凸起板;压紧气缸设在第二立板中部,其活塞杆上设有压紧轮组件,卷绕电机设在第一立板上,其电机轴固装有卷绕轮组件,卷绕轮组件的安装支架端固装在第一立板上,当压紧气缸伸出到位时,可带动压紧轮组件压紧卷绕轮组件;在过渡气缸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上,设有限位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251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箱(绿豆皮枕头)
- 下一篇:包装箱(科果无核荔枝第6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