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爆生态挡土墙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80013.X | 申请日: | 2016-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3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任森林;张福良;肖锁柱;王新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城兴市政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0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挡土墙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抗爆生态挡土墙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挡土墙建于坡地,用以加固土坡或石坡,在水利、交通、市政工程中,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建筑物。传统硬质挡墙材质通常由石材或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质量可靠,技术成熟,在工程上利用非常广泛。但是这种挡土墙由于本身对土体造成分隔,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河道沿线挡墙。对于河道来说,墙前为水体,墙后为土体,两者在天然状态下有机交融,各类动植物可以自由交互,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但由于传统挡墙的硬质特点,将水和土强行隔开,两者失去交流通道,对局部环境造成很大破坏。
相关技术中,为解决上述问题,陆续出现了多种生态挡墙,但由于仍处在摸索阶段,目前这些生态挡墙均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为了软化驳岸,形成两边通透的结构,往往挡墙设计的比较复杂,不太适合工地现场;抗爆性能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抗爆生态挡土墙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抗爆生态挡土墙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tep1拆除破损的挡土墙基础,挖除部分原基础对应的岸堤,挖除的岸堤呈稳定的边坡状,并应漏出一定长度的原基础;
Step2按照预先评估合格的生态挡土墙模型转化成的施工图纸,进行新基础的现场浇筑,以及设置加强筋,以连接原基础;
Step3按照施工图纸进行第一预制混凝土管状砌块层的铺设;
Step4在第一预制混凝土管状砌块层的后方回填第一层回填土;
Step5在第一预制混凝土管状砌块层的所有预制混凝土管状砌块内、预制混凝土管状砌块之间的缝隙内填充种植土;
Step6按照施工图纸在第一预制混凝土管状砌块层的顶面摊铺土工布,在土工布上进行水泥砂浆摊铺;
同理,重复上述的步骤三至步骤六的循环,在下一层预制混凝土管状砌块层上铺设上一层预制混凝土管状砌块层直至达到施工图纸的设计标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将原基础包裹在新基础中,实现了新老基础的共同工作共同变形;
2、管状砌块内和相邻管状砌块间设置种植土,利于植物种植和水、岸生物交换,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3、通过预制管状砌块进行挡土墙构建,结构简单,可简化施工,利于现场施工。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应用场景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抗爆生态挡土墙的构建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对生态挡土墙结构模型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应用场景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应用场景1
参见图1、图2,本应用场景中的一个实施例的抗爆生态挡土墙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tep1拆除破损的挡土墙基础,挖除部分原基础对应的岸堤,挖除的岸堤呈稳定的边坡状,并应漏出一定长度的原基础;
Step2按照预先评估合格的生态挡土墙模型转化成的施工图纸,进行新基础的现场浇筑,以及设置加强筋,以连接原基础;
Step3按照施工图纸进行第一预制混凝土管状砌块层的铺设;
Step4在第一预制混凝土管状砌块层的后方回填第一层回填土;
Step5在第一预制混凝土管状砌块层的所有预制混凝土管状砌块内、预制混凝土管状砌块之间的缝隙内填充种植土;
Step6按照施工图纸在第一预制混凝土管状砌块层的顶面摊铺土工布,在土工布上进行水泥砂浆摊铺;
同理,重复上述的步骤三至步骤六的循环,在下一层预制混凝土管状砌块层上铺设上一层预制混凝土管状砌块层直至达到施工图纸的设计标高。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将原基础包裹在新基础中,实现了新老基础的共同工作共同变形;管状砌块内和相邻管状砌块间设置种植土,利于植物种植和水、岸生物交换,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通过预制管状砌块进行挡土墙构建,结构简单,可简化施工,利于现场施工,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
优选的,所述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混第一凝土管状砌块层的铺设,包括以下步骤:
Step1在新基础上进行底板浇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城兴市政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城兴市政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800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动轴新万向节叉
- 下一篇:轴承壳体中的电容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