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节五轴机床加工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75265.3 | 申请日: | 2016-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1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琼;杨楠;谷东伟;李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节五轴 机床 加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转向节五轴机床加工夹具。
背景技术
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其加工精度对转向节的性能有直接的影响,而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多,转向节的需求也在加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完成装夹定位的装置来提高生产率,以满足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向节五轴机床加工夹具,用来解决目前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多,转向节的需求加大,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完成装夹定位的装置来提高生产率的技术问题。
转向节五轴机床加工夹具,其特征是:包括左侧尾部夹紧机构、第一旋转油缸、第一压板、左转向节、第一胀紧装置、左垫块、第三压板、第四压板、中间夹紧机构、第五压板、右垫块、第二胀紧装置、第六压板、顺序阀、右转向节、第一弹性支撑、第二压板、第二辅助支撑、第二旋转油缸、右侧尾部夹紧机构、第三辅助支撑、第六辅助支撑、底板、第二弹性支撑、第一辅助支撑、第三旋转油缸、第三油缸垫块、第四辅助支撑、第四旋转油缸、第四油缸垫块、第五辅助支撑、第七辅助支撑、第五旋转油缸、第五油缸垫块、第八辅助支撑、第六油缸垫块和第六旋转油缸,
所述底板与机床工作台连接;
所述左侧尾部夹紧机构安装在底板的上部,左侧尾部夹紧机构与左转向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油缸安装在底板的上部,第一旋转油缸通过第一压板与左转向节中部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支撑的下部与底板连接,第二弹性支撑的上部与左转向节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辅助支撑位于第二弹性支撑的一侧,第一辅助支撑的下部与底板连接,第一辅助支撑的上部与左转向节连接;所述左转向节的另一端设置有内孔;所述第一胀紧装置的一端与左转向节的内孔连接,第一胀紧装置的另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左垫块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上部,左垫块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三旋转油缸、第四旋转油缸、第三辅助支撑、第四辅助支撑和第五辅助支撑;所述第三压板安装在第三旋转油缸的上部;所述第三旋转油缸与左垫块之间设置有第三油缸垫块;所述第四旋转油缸与左垫块之间设置有第四油缸垫块;所述第三辅助支撑、第四辅助支撑和第五辅助支撑分别与左转向节连接;
所述右侧尾部夹紧机构位于左侧尾部夹紧机构的一侧,并且右侧尾部夹紧机构与左侧尾部夹紧机构对称布置,右侧尾部夹紧机构与右转向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油缸安装在底板的上部,第二旋转油缸通过第二压板与右转向节中部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支撑的下部与底板连接,第一弹性支撑的上部与右转向节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支撑位于第一弹性支撑的一侧,第二辅助支撑的下部与底板连接,第二辅助支撑的上部与右转向节连接;所述右转向节的另一端设置有内孔;所述第二胀紧装置的一端与右转向节的内孔连接,第二胀紧装置的另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右垫块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上部,右垫块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五旋转油缸、第六旋转油缸、第六辅助支撑、第七辅助支撑和第八辅助支撑;所述第五压板安装在第五油缸垫块的上部;所述第五旋转油缸与右垫块之间设置有第五油缸垫块;所述第六旋转油缸与右垫块之间设置有第六油缸垫块;所述第六辅助支撑、第七辅助支撑和第八辅助支撑分别与右转向节连接;
所述顺序阀安装在底板的上部,顺序阀通过油路分别与第一旋转油缸、第二旋转油缸、第三旋转油缸、第四旋转油缸、第五旋转油缸以及第六旋转油缸连接;所述油路设置在底板的内部;所述中间夹紧机构安装在底板的上部。
所述第一胀紧装置包括第一O型圈、第一油缸底座、第二O型圈、第一缸体、第一密封圈、第一活塞、第三O型圈、支撑环、胀套、第四O型圈、压盖、第一油缸顶盖和螺钉;所述第一油缸底座上设置有第一O型圈和第二O型圈,第一油缸底座与第一缸体连接;所述第一缸体内安装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上设置有第三O型圈和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油缸顶盖安装在第一缸体的上部;所述支撑环与第一油缸顶盖的上部连接,且支撑环的内部安装有胀套;所述压盖上设置有第四O型圈,压盖通过螺钉安装于第一活塞的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752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工位管件运输用行走车
- 下一篇:数控机床工件加工安全防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