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可变桨叶片泵机械式转角调节指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74386.6 | 申请日: | 2016-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50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吉;赵鹏;江福;冯晓东;李藏雪;贾允;蔡龙;张丽平;范业娇;李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5/00 | 分类号: | F04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6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哈南工业***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可变 桨叶 机械式 转角 调节 指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可变桨叶片泵机械式转角调节指示机构。
背景技术
叶片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核电厂对海水的大量需求,叶片泵的趋于大流量、大口径、高效率和大功率。机组的运行因季节不同所需冷却剂(如海水)的量不同。现有的转桨叶片泵多采用液压装置驱动,存在因密封件损坏无法实现变桨调节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可变桨叶片泵机械式转角调节指示机构,进而改变泵的流量,以节约电能的应用于可变桨叶片泵叶片角度调节指示机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可变桨叶片泵机械式转角调节指示机构,动力输出结构连接动力传动部分结构,动力传动部分结构再与执行机构连接,动力输出结构为:控制电机(1)轴端通过第一销(2)连接曲柄(3)旋转;动力传动部分结构为:滑块(4)采取螺纹连接方式通过第一螺母(5)与第一连杆(6)配合,第一连杆(6)通过螺纹连接与螺纹杆(7)连接,螺纹杆(7)通过调节螺母(8)锁紧,第二连杆(9)通过螺纹连接与螺纹杆(7)连接,导杆(11)通过第二销(10)与第二连杆(9)连接,支杆(13)通过第三销(12)与导杆(11)连接,第三连杆(15)通过第四销(14)与导杆(11)连接,第四连杆(16)通过第五销(17)与第三连杆(15)连接,指针(18)通过第六销(19)与第四连杆(16)连接,第五连杆(20)通过第五销(17)与第三连杆(15)连接,第六连杆(22)通过第七销(21)与第五连杆(20)连接,第七连杆(24)通过第八销(23)与第六连杆(22)连接,第七连杆(24)通过第九销(25)与机架(26)连接;执行机构为:行程杆(28)连接铰链(27),行程指针(29)固定在行程杆(28)上;动力输出结构的曲柄(3)与动力传动部分结构的滑块(4)通过沟槽连接,动力传动部分的第七连杆(24)与执行机构通过铰链(27)连接。
本发明工作原理:本发明在调节叶片泵的流量时,通过驱动控制电机(1)旋转一定角度,带动通过销(2)与控制电机(1)连接的曲柄(3)旋转,进而带动滑块(4)旋转,实现连杆(6),螺纹杆(7),调节螺母(8),连杆(9)的上下移动,根据行程大小需要,可通过调节螺纹杆与连杆(6),连杆(9)的配合长度实现,连杆(9)带动导杆(11)绕固定在支杆(13)上的销(12)旋转,从而通过销(14)带动连杆(15)上下移动,同时连杆(16)随连杆(15)的上下移动实现绕销(19)旋转,与销(19)固定在一起的指针(18)随之指示连杆(16)的旋转角度,通过销(17)与连杆(15)连接的连杆(20)随连杆(15)的上下移动也上下移动,进而通过销(21)与连杆(20)连接的连杆(22)也上下移动,随之带动导杆(24)绕固定在机架(26)上的销(25)旋转,在导杆(24)旋转的同时,通过铰链(27)与导杆(24)连接的行程杆(28)实现了上下移动,固定在行程杆上的行程指针(29)可实时显示行程杆(28)移动的行程,行程杆通过与泵的转桨机构连接进而实现叶片的旋转。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本发明是基于叶片角度可调进而实现泵流量可调进行设计的,凡在运行中需要泵流量变化的系统均可采用,由于该装置拆卸方便,每个连杆均可以更换,因此实用性很强;本发明的装置所采用零件均为结构简单的常规机械结构,普通的加工设备即可实现,安装和拆卸也不需准备专用工具,常规的标准工具即可实现该装置的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动力输出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743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