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平台桩腿内壁可变步长自动爬行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63536.3 | 申请日: | 2016-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32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仕海;穆胜军;庄继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B62D57/0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平台 内壁 可变 步长 自动 爬行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平台桩腿内壁可变步长自动爬行机器人,属于机械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桩腿是维持海上平台稳固的重大部件,桩腿的安全可靠是确保整个平台系统正常作业的基本条件。实际应用中,受海水浸蚀、碰撞、偏载等因素的影响,桩腿会出现锈蚀、破裂、变形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处理,会在风、波浪、海流等环境载荷的作用下而不断的恶化与扩大,进而危机桩腿乃至整个平台系统的安全。因此,开发桩腿缺陷检测系统,有利于桩腿结构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与处理。
目前,桩腿缺陷与隐患的检测主要分现场检测和在坞检修。现场检测主要靠人工爬行及肉眼观察等办法,该方法通常伴随着高空作业,操作难度大,效率低,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可检测范围受限;在坞检修比较彻底,但需要将平台及桩腿拖进船坞进行,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
本发明以某海上平台干式桩腿内部结构为原型,该桩腿内部圆柱空间分为两个半圆柱部分,其中一个半圆柱空间安装有多层工作平台、爬梯、护栏等结构,结构较为复杂,不适宜机器人的爬行。另一个半圆柱空间为上下直通式结构,内部结构较为简单。本发明针对该桩腿内部结构特点,开发一种可在桩腿内壁上下直通部分空间自动爬行的机器人,以搭载桩腿内壁缺陷检测设备,实现桩腿内壁缺陷的巡回检测功能。系统应用于平台现场,可及时发现桩腿内壁缺陷,提高桩腿乃至整个平台系统的安全性,节省桩腿检修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某海上平台干式桩腿内部结构为原型,开发一种可在桩腿内壁自动爬行的机器人。机器人可适应桩腿内部半圆形爬行空间的限制,并可跨越两节桩腿连接处的凸缘障碍。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机器人总体由上腿组(A)、下腿组(B)、中板(6)、本体上伸缩油缸(10)、本体下伸缩油缸(13)、内导向套筒(1)、外导向套筒(3)、控制柜(2)、油箱(4)组成。
上腿组(A)与中板(6)之间通过本体上伸缩油缸(10)、内导向套筒(1)和外导向套筒(3)连接。本体上伸缩油缸(10)底部通过销轴二(11)与支座二(12)铰接,支座二(12)通过螺栓固定在中板(6)端部上表面上。本体上伸缩油缸(10)的活塞杆末端通过销轴一(9)与支座一(8)铰接,支座一(8)通过螺栓固定在上腿组(A)的底板(7)的下表面上。两套本体上伸缩油缸(10)对称安装在上腿组(A)与中板(6)之间的两端。内导向套筒(1)为方管式结构,其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上腿组(A)的底板(7)端部下表面上。外导向套筒(3)为方管式结构,其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中板(6)端部上表面上。内导向套筒(1)与外导向套筒(3)部分重叠套装。每套本体上伸缩油缸(10)两侧各安装一套导向套筒机构。
下腿组(B)与中板(6)之间通过本体下伸缩油缸(13)、内导向套筒(16)和外导向套筒(19)连接。本体下伸缩油缸(13)底部通过销轴四(17)与支座四(18)铰接,支座四(18)通过螺栓固定在中板(6)端部下表面上。本体下伸缩油缸(13)的活塞杆末端通过销轴三(14)与支座三(15)铰接,支座三(15)通过螺栓固定在下腿组(B)的限位板(5)上。两套本体下伸缩油缸(13)对称安装在下腿组(B)与中板(6)之间的两端。内导向套筒(16)为方管式结构,其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下腿组(B)的限位板(5)。外导向套筒(19)为方管式结构,其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在中板(6)端部下表面上。内导向套筒(16)与外导向套筒(19)部分重叠套装。每套本体下伸缩油缸(13)两侧各安装一套导向套筒机构。
控制柜(2)通过螺钉固定在中板(6)的上方,油箱(4)通过螺钉固定在中板(6)的下方。
上腿组(A)与下腿组(B)结构与尺寸完全相同,主要由底板(7)、腿部伸缩缸(19)、一级伸缩杆(32)、二级伸缩杆(33)、腿杆架(20)、顶脚(29)、限位板(5)构成。可伸缩式腿杆分左右两部分,分别由两个腿部伸缩缸(19)控制腿杆的伸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未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635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能量强夯处理地基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