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信包箱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59334.1 | 申请日: | 2016-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6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谢卫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凯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7/12 | 分类号: | G07F17/12;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包箱 及其 使用方法 | ||
1.智能信包箱,包括箱体(1),箱体(1)上设置有触摸显示屏(2)、读卡器(3)和多个格口,多个格口上均设置有电驱动开关锁,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存储模块,密码对比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电驱动开关锁、所述密码对比模块分别和存储模块、触摸显示屏(2)和读卡器(3)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读卡器(3)配合的门禁卡、邮政投递卡和快递投递卡,所述门禁卡内存储有用户信息和密码;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匹配的格口编号、格口内部放置的物品的用户信息、邮政投递特征信或快递投递特征信息,还存储有所有的用户信息和密码;
所述密码对比模块用于将触摸显示屏(2)和读卡器(3)采集到的用户信息和密码与存储模块中的用户信息和密码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密码对比模块将该物品放置的格口编号传至给控制模块,当邮政投递时若已存在与该用户信息匹配的格口编号且该格口匹配有邮政投递特征信息,则将该格口编号传至给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密码对比模块传递的格口编号并控制该格口的电驱动开关锁打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信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的小区智能系统,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存储模块连接,所述小区智能系统包括安装在用户家中的门禁显示屏和安装在单元门禁系统上的语音提示系统,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以将用户的新邮件或新包裹传递给小区智能系统,使得新邮件或新包裹信息在门禁显示屏上显示,当用户使用门禁卡刷门禁系统时,语音提示系统将进行语音提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信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对智能信包箱的摄像系统(8),所述摄像系统(8)用于对快递员存货、邮递员存货或用户取货进行全程录像,所述存储模块内还存储有开箱记录、管理员账号和密码,所述管理员账号具有添加用户、打开和复原任意格口的权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信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口根据空间大小分别设置为大格(6)、中格(5)和小格(4),大格(6)的数量≥20%,中格(5)的数量≥40%,小格(4)的数量≤40%,所述大格、中格和小格均匹配有与之对应的格口编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信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上的检修槽(7),所述检修槽用于应急开门及维修线路。
6.智能信包箱使用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信包箱,其特征在于:首先,快递员或邮递员先刷卡登陆或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选择需要的箱子尺寸,接着输入用户的房号,密码对比模块会根据选择的箱子尺寸随机生成一个格口号码并将该格口号码与用户的房号及密码匹配储存在存储模块内,同时控制器控制该格口的格门打开,快递员或邮递员将物品放入该格口内,并将格门关闭,用户取物品时,可使用门禁卡或在触摸显示屏(2)上输入房号和密码,当该房号和密码输入正确且有与之匹配的格口号码时,控制器控制该格口的格门打开,用户可将物品取走,当邮递员刷卡登陆再次投递同一用户的物品且该物品未被取走时,邮递员输入该用户房号后,密码对比模块搜索到存储模块内有与之匹配的格口号码,且该格口之前为邮递员投递,则会将该号码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该格口的格门再次打开放入新的物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信包箱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快递员或邮递员存入物品后,无线通信模块会将物品的房号信息传递给小区智能系统,使得业主安装在家内的门禁显示屏会显示出提示信息,当用户使用门禁卡刷单元门禁系统时,语音提示系统将进行语音提醒。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信包箱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邮递员通过刷卡,可在触摸显示屏(2)上选择需预留的格口数,存储模块将随机分配格口并将这些格口与邮政投递特征信息匹配并在存储模块中存储,此预留的格口无法被快递员打开。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信包箱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快递员、邮递员或用户在使用智能信包箱时,摄像系统(8)会进行全程录像。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信包箱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出现问题时,管理员登陆管理员账号后可在存储模块中进行开箱记录查询,且可打开复原任意格口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凯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凯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593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商品收纳装置
- 下一篇:装置安全管理设备和方法、金融处理系统、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