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樟子松结构的颗粒物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3230.3 | 申请日: | 2016-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48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佟金;刘昕;郭丽;马淑丽;委凯琪;王春;马云海;陈东辉;高鹏;王子阳;陈冬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8;G01N15/00;G01N15/06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刘程程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樟子松 结构 颗粒 发生 装置 | ||
1.一种仿樟子松结构的颗粒物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振动分散组件(1)、负压进料组件(2)、气固二相混合腔体(3)和进/出气管(4)组成;
所述振动分散组件(1)由高频振动器(12)连接一个振动筛(11)组成,所述负压进料组件(2)由载料斗(10)和进料毛细管(7)组成,所述振动筛(11)位于载料斗(10)的内侧上方,所述载料斗(10)的外侧下方与气固二相混合腔体(3)安装连接,所述气固二相混合腔体(3)内部设有变径管(8),仿生紊流器(6)同轴固定安装在变径管(8)的气流出口端,进/出气管(4)通过气动接头(5)分别安装在气固二相混合腔体(3)两侧,形成进/出气路,进气管与空气压缩泵相连接;
所述仿生紊流器(6)是由外壁、中心柱体(18)与双层交错分布在外壁和中心柱体(18)之间的导流针叶(19)组成的一体式结构,仿生紊流器(6)外壁与变径管(8)内壁为过盈配合,且仿生紊流器(6)外端截面与变径管(8)的管径扩大起始截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导流针叶(19)由圆形截面沿EF曲线扫掠而成,所述导流针叶(19)在中心柱体(18)上的分布为:两根导流针叶(19)为一组,中心柱体的前后两个不同平面上各自平均分布着3组;
所述EF曲线是由对樟子松针叶轮廓进行提取并拟合所得到的二次多项式曲线:
f(x)=a2x2+a1x+a0;
其中:a2的取值范围为0.04~0.05,a1的取值范围为-1.2~-1.10,a0的取值范围为1.3~1.5,x的取值范围为0mm~14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仿樟子松结构的颗粒物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固二相混合腔体(3)为长方体,其顶面加工有与载料斗(10)下端螺纹结构(14)相连接的螺孔(15),所述气固二相混合腔体(3)内部设有变径管(8),在螺孔(15)的中心下方的变径管(8)上开有通孔(9),其孔径为1.5mm~1.8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仿樟子松结构的颗粒物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毛细管(7)同轴设置于载料斗(10)的内侧底部,所述进料毛细管(7)由毛细管支架(16)和毛细管支架(16)的毛细管体(17)组成,毛细管体的内径为0.4mm~0.8mm,外径为1.2mm~1.5mm,所述毛细管支架(16)为十字星形,支撑于载料斗(10)的内壁,所述毛细管支架(16)与毛细管体(17)的轴向夹角为62°~65°,所述毛细管体(17)穿过变径管(8)上的通孔(9),插入变径管(8)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仿樟子松结构的颗粒物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料斗(10)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圆锥筒形,载料斗的锥底角度范围为25°~28°,可减少超细粉体在载料斗内的堆积,锥底孔径为2mm,在所述载料斗(10)的侧壁上开有限位孔(13),振动筛(11)的筛柄穿过限位孔(13),与载料斗(10)外侧的高频振动器(12)连接,载料斗(10)外沿下方的外壁上加工有螺纹结构(1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仿樟子松结构的颗粒物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筛(11)的筛面外沿与载料斗(10)的内壁之间存有间隙,以便于振动筛(11)水平方向振动,所述振动筛(11)的筛面上可放置0Cr18Ni9不锈钢制成的直径为3mm~9mm的实心球体作为振子,随振动而滚动碰撞,辅助将超细粉体分散,利于颗粒物的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332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