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纠删码的存储数据重构方法和装置、存储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95313.8 | 申请日: | 201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4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江滢;王志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0 | 分类号: | G06F11/10;G06F3/06;H04L41/0654;H04L67/1097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江婷;李发兵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纠删码 存储 数据 方法 装置 节点 | ||
1.一种基于纠删码的存储数据重构方法,包括:
确定启动故障恢复阈值,所述启动故障恢复阈值小于等于条带存储数据块数量与纠删码重构最少数据块数量的差值,且大于等于1;
对于故障数据块数量达到所述启动故障恢复阈值的条带,启动该条带的故障恢复;
利用该条带的非故障数据块进行数据重构;
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启动故障恢复阈值设置为初始值;
根据系统负载情况动态调整所述启动故障恢复阈值,系统负载越重所述启动故障恢复阈值越大;
判断所述系统负载情况包括:周期性计算系统的负载信息,并根据预设的规则判定系统负载为重载或轻载;
所述周期性计算系统的负载信息,并根据预设的规则判定系统负载为重载或轻载包括:
记Numi为时间周期Pi内完成的用户I/O请求个数,Latencyi(k)是在周期Pi内的第k个用户I/O的服务时间;
设周期Pi的延迟上限为Limiti,且延迟协议为要求对于每个用户I/O,都满足Latencyi(k)≤Limiti;定义Violatei为违反延迟协议的用户I/O所占比率:
如果在周期Pi内发生系统拥塞或者Violateiδ,δ称为松弛因子,判断负载为重载,否则,则判为轻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纠删码的存储数据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系统负载情况动态调整所述启动故障恢复阈值包括:设置启动故障恢复阈值的初始值为1,当重载时将下一周期的启动故障恢复阈值增加预设步进值,当轻载时将下一周期的启动故障恢复阈值减去预设步进值;所述预设步进值包括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条带存储数据块数量与纠删码重构最少数据块数量差值的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纠删码的存储数据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于存在故障数据块的各条带,构建至少一个待重构队列,所述待重构队列中记录条带标识信息,每个待重构队列对应的各条带具有相同的故障数据块数量;
对于达到所述启动故障恢复阈值的待重构队列,根据待重构队列对应的各条带具有的故障数据块数量从大到小依次选择待重构队列,对选择的待重构队列中的条带分别启动故障恢复。
4.一种基于纠删码的存储数据重构装置,包括:
启动故障恢复阈值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启动故障恢复阈值,所述启动故障恢复阈值小于等于条带存储数据块数量与纠删码重构最少数据块数量的差值,且大于等于1;
故障恢复启动模块,用于对于故障数据块数量达到所述启动故障恢复阈值的条带,启动该条带的故障恢复;
数据重构模块,用于利用该条带的非故障数据块进行数据重构;
所述装置还包括:启动故障恢复阈值调整模块,所述启动故障恢复阈值调整模块用于:
将所述启动故障恢复阈值设置为初始值;
根据系统负载情况动态调整所述启动故障恢复阈值,系统负载越重所述启动故障恢复阈值越大;
所述启动故障恢复阈值调整模块还用于:周期性计算系统的负载信息,并根据预设的规则判定系统负载为重载或轻载;
所述周期性计算系统的负载信息,并根据预设的规则判定系统负载为重载或轻载包括:
记Numi为时间周期Pi内完成的用户I/O请求个数,Latencyi(k)是在周期Pi内的第k个用户I/O的服务时间;
设周期Pi的延迟上限为Limiti,且延迟协议为要求对于每个用户I/O,都满足Latencyi(k)≤Limiti;定义Violatei为违反延迟协议的用户I/O所占比率:
如果在周期Pi内发生系统拥塞或者Violateiδ,δ称为松弛因子,判断负载为重载,否则,则判为轻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953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攻击防护结构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