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轮毂的铸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94502.3 | 申请日: | 201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11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凌;王琰;任琪;程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柏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8 | 分类号: | B22C9/28;B22C3/00;B22D27/04;B22D27/09;C22C4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轮毂 铸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毂铸造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轮毂的铸造工艺。
背景技术
铝合金轮毂具有重量轻、节能降耗、价格低、表面质量高、散热性好、易于成型、减振性能好等优点,在汽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铝合金轮毂的性能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现有的铝合金轮毂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强度不够、重量较重,加工性能差,散热性差,变质处理效果有限,铸件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轮毂用铝合金的综合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已有相关技术方案,如中国专利CN105671463A公开了“一种碳纤维晶须增强铝合金轮毂及其制备方法”,在该专利中介绍了所述铝合金轮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制成:碳纤维晶须8~14%、硅12~16%、锶1.0~1.5%、钽0.12~0.18%、镁2.0~2.8%、锰1.8~2.4%、铬0.40~0.56%和余量的铝;配料,熔化,雾化,得铝合金粉末;球磨混料,冷等静压制,脱模,包套处理,再进行升温保压处理,得坯料;加热,轧制,锻压,旋压成形得轮毂毛坯;经热处理、机加工及表面处理,即得轮毂成品。但其存在的问题是成本较高,且工艺复杂,同时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也有中国专利CN105525157A公开一种“一种铝合金汽车轮毂铸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金属熔炼:采用Al-Si-Mg三元合金铝材熔炼成合金液;b、浇注:采用低压浇注,浇注温度控制在600-700℃,充型压力为0.02-0.03MPa,充型时间7-9s,凝固保压压力为0.05-0.06MPa,保压时间为8-10min,泄压冷却后脱模。但上述方式都没有效控制铝合金在铸造过程中的成分偏析,最终使得铝合金轮毂的性能不佳,容易出现局部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轮毂的铸造工艺,其有效改善铝合金轮毂成分不均匀以及尺寸不稳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轮毂的铸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清洗铸造用上模具与下模具,并风干上模具与下模具;b、分别对上模具涂覆上模具涂料并固化,在下模具内表面涂覆下模具涂料并固化;c、称取铝合金原料,并将铝合金原料熔融浇注,将铸造模具加热至800℃-900℃,并在恒温状态下将熔融的铝合金原料以0.61-0.68m/s的浇注速度浇注于铸造模具中;e、浇注完成后立即从浇注口处对处于恒温下的铸造模具进行加压,所加压力为0.01-0.015MPa,加压保持时间为1-1.5h;f、对浇注模具进行阶梯式冷却,第一阶段为将浇注模具冷却至200-300℃后,恒温3-5h,第二阶段为将浇注模具自然冷却至室温;g、脱模处理,并对工件进行去除毛边既得轮毂产品;
其中,所述上模具用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
所述下模具用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EVA树脂中VA含量为30-50%。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铝合金原料,按质量百分含量,由如下组分制备而成: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按质量百分含量,由如下组分制成:硅6%-7%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阶段为将浇注模具冷却至200-300℃采用的方法为将铸造模具放入至室温下水中或冷却油中冷却。
所述吸水性物质为CuSO4、MgCl2或者铁粉。
有益效果
本发明组分科学合理,配方简单,容易实施,通过合理控制铸造过程中的模具内涂层、铸造压力以及铸造冷却方式,使得合金结晶均匀、强度高、耐腐蚀、耐冲击、耐热性好、无气泡,铸造性能好。
另外,通过将上模具与下模具的铸造用涂料分开,下模具用涂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不开裂的特性,因而保证了铸件的下表面光滑并且尺寸稳定;上模具用铸造涂料中含有单斜晶体与笼型倍半硅氧烷,使得在熔铸的过程中,浇注液中的水蒸气能溢出浇注液吸附于上模具涂料中的吸水物质中,同时上模具内有高强度的填料,保证了铸件上表面尺寸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柏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柏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945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