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地铁车辆段盖上盖下一体的混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54349.1 | 申请日: | 2016-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6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林超伟;王兴法;方飞虎;张永寿;陈文瑜;高义奇;吴韵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柏涛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地铁 车辆段 盖上 一体 混合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铁车辆段盖上盖下一体的混合结构。
背景技术
伴随着城市的扩张、城市人口的聚集,城市地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根据地铁规划建设的要求,对于超过20公里的地铁线路,必须设置停车场和车辆段各一个。而地铁车辆段的区位越来越被纳入城市中心或新城中心的范围,地铁车辆段成为新的分割城市的介质,为减小车辆段对城市的影响,车辆段的物业开发与设计是摆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地铁车辆段是供地铁车辆停放、清洗、整备、运用和修理的所在地,其包含出入段线区、轨道咽喉区、车辆停放和检修区、试车区、配套设施区和综合办公区。这里提的车辆段的物业开发主要指的是停车库区域的物业开发。应工艺要求,车辆段盖下的平面要求垂直地铁轨道的无柱距离为11~15m,车库的层高要求约为10m。车辆段的盖下盖上结构的设计领域不同,盖下部分属于工业建筑,盖上的属于民用建筑,而且两者设计的时间节点不同,这些差异加大了设计的难度。以目前已建成的车辆段盖上盖下结构,全部采用转换结构。盖上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或剪力墙结构及钢结构。低烈度区盖上与盖下采用转换结构,高烈度区也可以在转换层采用隔震装置。转换层高度为7~8m,其中转换梁截面高度为2.2m。
在进行盖上办公楼结构设计时,结构具有竖向构件不连续、因高度变化引起的刚度突变、多塔等不规则项,给设计工作增加诸多挑战和设计难点,也往往需要进行抗震超限专项审查。这也必然造成设计周期的延长与结构不的经济性。目前各个城市的地铁轨道建设如火如荼,为达到结构不转换又能降低原转换层层高、确保楼层间刚度不因结构层高差异导致突变的要求,研究一种涵盖盖下与盖上建筑一体的新型结构体系刻不容缓。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地铁车辆段盖上盖下一体的混合结构,包括:盖下结构以及盖上结构,
所述盖下结构包括:具有型钢混凝土端柱的若干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筒体,以及,布设于所述端柱之间且与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筒体垂直的钢筋混凝土梁,各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筒体共同限定的区域满足地铁车辆段区域尺寸要求,所述端柱中设有型钢,
所述盖上结构包括:与所述端柱内型钢相刚接且截面尺寸相等的钢框架柱、与所述端柱刚接且沿垂直于所述钢框架柱的第一方向布设的第一钢梁、与所述端柱刚接且沿垂直于所述钢框架柱的第二方向布设的第二钢梁,以及,铺设于所述第一钢梁及所述第二钢梁上的盖上承重体,所述第一钢梁的跨度满足地铁车辆段区域尺寸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盖下结构还包括:位于相邻的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筒体之间的型钢混凝土组合柱,所述组合柱中设有型钢,所述端柱与所述组合柱之间也布设有钢筋混凝土梁。
所述盖上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组合柱内型钢相刚接且截面尺寸一直的钢框架柱,所述第一钢梁及所述第二钢梁均与所述钢框架柱刚接,
进一步的,所述盖上承重体为压型钢板或钢筋桁架。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筒体之间间距不超过10米。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筒体包括:位于端柱之间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地铁车辆段盖上盖下一体的混合结构,包括:盖下结构以及盖上结构,所述盖下结构包括:设有型钢混凝土端柱的若干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以及,布设于所述端柱之间且与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筒体垂直的钢筋混凝土梁,各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筒体共同限定的区域满足地铁车辆段区域尺寸要求,所述端柱内设有型钢,所述盖上结构包括:与所述端柱内型钢刚接且截面尺寸相等的钢框架柱、与所述端柱刚接且沿垂直于所述钢框架柱的第一方向布设的第一钢梁、与所述端柱刚接且沿垂直于所述钢框架柱的第二方向布设的第二钢梁,以及,铺设于所述第一钢梁及所述第二钢梁上的盖上承重体,所述第一钢梁的跨度满足地铁车辆段区域尺寸要求。这样,从建筑功能上看,盖上盖下均为大跨度结构,为营造建筑多样化的办公空间提供可能。盖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侧刚度远大于盖上的钢结构,因此,不同形式的结构体系有助于控制上下楼层间的刚度变化。此外,盖上采用钢结构,能减轻自重,且方便工厂化加工,加快施工进度。该结构是一种比较高效且方便实用的新型结构,在地铁上盖物业中的推广具有良好的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地铁车辆段盖上盖下一体的混合结构中盖下结构的标准区格布置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柏涛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柏涛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543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挖掘机用倾斜旋转装置
- 下一篇:高强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