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应对变形条件的屋面和顶板的变形缝的防水做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21878.1 | 申请日: | 2016-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9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贾玮;张平;胡石权;余志给;程英俊;孙大泷;杜莎莎;张建康;任光跃;张志俊;陈晓杰;常超;史延平;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6 | 分类号: | E04D1/36;E04B1/682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50201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应对 变形 条件 屋面 顶板 变形缝 防水 做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有效应对变形条件的屋面和顶板的变形缝的防水做法。
背景技术
现今的建筑项目,规模越做越大,形态也越来越复杂多变,这种趋势使得建筑项目需要设置各种变形缝,并且缝宽也越来越大。而防水层在变形缝处的处理自然应满足伸缩变形的要求,才能避免拉裂破坏。
现有技术中,屋面和地下室顶板的变形缝的防水施工方案,施工单位一般按照设计单位的工程设计方案施工。
多数传统做法为:在变形缝内粘牢软聚乙烯等保温材料,然后固定止水带或止水胶条,最后使用专门的沉降缝盖板盖住缝隙。根据以往工程经验,按照此做法施工的沉降缝,后期渗水现象较为严重。
变形缝产生渗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沉降缝防水节点设计不合理,二是施工过程中的保护措施不到位,三是不均匀变形引起内部的防水构造的破坏。
传统做法的主要缺点主要是:工程使用过程中渗水现象较为普遍,防水构造与混凝土结构的联结能力不足,当出现沉降差和地震时发生的变形,使防水结构不再发挥作用;并且发生渗水后,维修困难且往往维修效果不佳;后期维修费工费时,维修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水构造与混凝土结构的联结能力不足导致发生形变时防水能力下降,并且后期维修困难且维修成本高等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有效应对变形条件的屋面和顶板的变形缝的防水做法,包括钢筋混凝土盖板、发泡混凝土、土工布保护层、双层自粘防水卷材、防水密封膏、玻纤布、扁钢和螺栓、热轧型钢板、橡胶止水带和泡沫塑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变形缝两侧250~450mm距离内,浇筑防水挡台,浇筑过 程中将楼板与浇筑防水挡台浇筑为一体,并使用木方在防水挡台内侧留下两个凹槽,所述凹槽尺寸为60*60*60mm,且距离变形缝边缘70mm,所述凹槽平行于变形缝。所述防水挡台高于楼板。
2)拆模清扫后,将防水密封膏均匀涂抹在防水挡台内侧表面。
3)将经过防腐处理后的热轧型钢板置于变形缝上,所述热轧型钢板的两侧嵌入两个凹槽中。使用扁钢和螺栓将热轧型钢板固定在楼板上。
4)在两个凹槽内填充防水密封膏,并且在热轧型钢板的上表面涂抹防水密封膏,使热轧型钢板与两个凹槽连接在一起。
5)在热轧型钢板的上表面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玻纤布、防水密封膏、双层自粘防水卷材、土工布保护层。
所述双层自粘防水卷材除覆盖热轧型钢板的上表面外还包裹住防水挡台。
6)在防水挡台上覆盖钢筋混凝土盖板。所述钢筋混凝土盖板与土工布保护层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发泡混凝土或者陶粒混凝土。
7)在所述变形缝底部安装阻火带,在所述阻火带上方填充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所述变形缝中部设有橡胶止水带。
进一步,所述步骤7)中的阻火带为镀锌铁皮及耐火纤维加工而成或硅酸铝及不锈钢薄板加工而成。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本发明采用隔一定距离进行整体浇筑防水挡台,提高了整体性,防止砖砌渗水,并且留下了工人施工平台空间。
1)将热轧型钢板和防水密封膏整体填充连结在凹槽里面,提高了防水构造与混凝土结构的联结能力。
2)配合防水密封膏良好的延伸能力,满足其在沉降差和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条件下,依然能有良好的防水能力的要求。
3)在挡台上覆一个混凝土盖板,可有效起到对变形缝的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施工结构图。
图中:钢筋混凝土盖板1、发泡混凝土2、土工布保护层3、双 层自粘防水卷材4、防水密封膏5、玻纤布6、扁钢和螺栓7、热轧型钢板8、橡胶止水带9、泡沫塑料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有效应对变形条件的屋面和顶板的变形缝的防水做法,包括钢筋混凝土盖板1、发泡混凝土2、土工布保护层3、双层自粘防水卷材4、防水密封膏5、玻纤布6、扁钢和螺栓7、热轧型钢板8、橡胶止水带9和泡沫塑料板10,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218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垫块
- 下一篇:一种现浇砼屋面挂瓦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