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速轨道交通的胶囊列车系统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15805.1 | 申请日: | 2016-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5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潘若愚;褚伟;张公让;朱克毓;梁昌勇;林朋;曹龙涛;谢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13/00 | 分类号: | B60L13/00;B61L23/34;B61D33/00;B61D17/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4101 | 代理人: | 陆丽莉,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速 轨道交通 胶囊 列车 系统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速轨道交通的胶囊列车系统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空气动力学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空气动力学的建立与发展为人类在此领域内的重大突破奠定了关键的理论基础。在列车不断提速的今天,空气动力学对运行中列车的影响成为相关设计人员不得不考虑的重点。据相关文献记载,列车运行的阻力主要包括车轮与轨道摩擦的机械阻力和车辆受到的空气阻力;当列车保持高速运行时,制约速度的主要阻力来自于空气。例如,当一辆列车保持每小时200公里的速度行驶的时候,其受到的空气阻力占总阻力的70%左右。目前已有多名国内外专家着手进行对采用真空管道的高速列车方面的研究;美国某公司正在研制一个革命性交通项目——真空管道运输系统,计划项目建成后,从北京到纽约只需2小时,环游世界也不过只需6个小时;中国也在进行类似的真空管磁悬浮轨道车研究。这些研究致力于消除空气阻力对高速列车的影响,皆采用真空运行环境,理论上列车时速将提升至好几千公里每小时。但是,要实现真空环境,对外部管道的强度和密封性要求很高;另外,乘客在车厢内需要呼吸新鲜空气,需在列车上加设供氧模块或采用专用设备实现车厢内部与大气环境的气体交换,由此可见,此类真空管道列车制造成本高、制造难度大。
目前,世界上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建设有高速列车。以技术较全面、运行规模较大的中国高铁系统为例,和谐号动车组运行速度一般在每小时250公里到300公里之间。目前其主要驱动形式为电力驱动,其主要驱动原理为外部电能通过接触网引到机车内,驱动牵引电机带动动车组行驶。我们知道,在电能运输过程、电机运行过程和列车制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能量损耗,故动车组的能量利用率不高。
近年来,动车组事故多发,乘客的生命安全得不到最大的保障。显然,仅靠列车控制中心的调配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工作人员难免会有工作疏忽。目前国内已有相关专家进行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的试验,不过仍在研究当中,尚未投入生产。
此外,动车组速度较快,故在列车轨道转弯处将轨道做成倾斜状态,使列车自重力在水平面上的分力来平衡列车转弯时的向心力,防止列车脱轨。但在列车不断提速的今天,若仍采用倾斜式的轨道,那么轨道的倾斜角度将日益增大,无形中提高搭建难度和成本。而且,此倾斜角度不可变,所以列车在经过时,速度只能保持在一个特定值的上下波动区间内。若速度太小或太大,乘客会感觉到往内侧滑或往外侧甩的不适感。申请号为201410300568.5的中国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通过自动调整车舱倾斜角度来适应拐弯情况以提升乘客舒适度的超级管道列车,采用内壳、外壳双层结构,通过旋转轴承以及车舱底部的配重块,使内舱可以在列车拐弯时做自由转动,自由调整倾斜角度。但以上内舱没有设置对应锁紧转置,由于惯性的存在,内舱在列车运行时可能会不断的摇晃,降低舒适度;而且加设的配重块会增大列车重量,从而不得不提升相应的驱动力,增大了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绿色低能耗的用于高速轨道交通的胶囊列车系统及其应用,以期能克服列车与车轨间的机械阻力,保持乘客乘坐的平衡感和舒适感,并自动防止碰撞,从而提高胶囊列车的安全性、舒适度和经济价值。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用于高速轨道交通的胶囊列车系统的特点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监测模块、执行模块、动力模块、基本机械结构模块;
所述动力模块分别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模块、所述执行模块、所述监测模块相连接,所述信息采集模块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所述监测模块相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与所述执行模块相连接,所述动力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模块、所述执行模块分别与所述基本机械结构模块相连接;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用于收集四类信息,包括:列车的位置信息、列车的速度信息、列车的加速度信息、列车转弯时所受向心力的数值信息,并将所述列车的位置信息发给所述监测模块、将剩下的三类信息发给所述信息处理模块;
所述监测模块与列车控制中心相连接,对所接收到的列车位置信息进行处理,确定列车与其它列车间的位置关系,用于防止列车碰撞;
所述信息处理模块根据所接收到的三类信息,判断列车当前速度是否达到预期速度,若未达到预期速度,则判断当前加速度是否大于设定加速度;若大于,则利用执行模块减小当前加速度;否则,保持当前加速度;若达到预期速度,则判断当前加速度是否等于零加速度;若不等于,则减小当前加速度;若等于,则保持零加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158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解锁限位结构的车用手动滑轨
- 下一篇: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