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级电容充电装置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11308.4 | 申请日: | 2016-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27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唐贾言;许佳雯;钟建辉;朱唯耀;陈朝珍;谢双;任晓刚;张明锐;张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级 电容 充电 装置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装置控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级电容充电装置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采用1套整流机组对多个充电装置的超级电容有轨电车线路上,常会发生因多列车同时进站充电而导致整流机组过负荷的问题,而直接将整流机组容量加大,则会导致整体容量过剩,增加成本,造成浪费。
现有线路上的整流机组容量能够满足同一时刻2列车进行充电。如何控制同一时刻只随机充2列车就成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级电容充电装置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级电容充电装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和随机选择模块及区域充电模块三部分;
数据采集处理模块,主要由6组红外对管传感器、区域计数设备、数模处理模块组成,每组红外对管传感器有一对对射的红外探头,分别安装在站台两侧,采集信号判断列车是否进站充电,将信号传递给区域计数设备和数模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随机选择模块,由多组继电器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组成,可结合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和区域充电模块共同选择所需要充电的车辆;
区域充电模块,由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车站充电口组成,主要负责给车辆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模块由直流电源、第1-6红外对管传感器L1至L6、第1-6继电器J1至J6、区域计数设备IC1、数模处理模块IC2、运算放大器U、三级管Q、电阻R1、可调电阻RW1及7-12继电器JZ1至JZ6组成;第1-6红外对管传感器L1至L6的电源端接直流电源的VCC,接地端接直流电源的GND,第1-6红外对管传感器L1至L6的输出端分别接区域计数器IC1的第1-6输入引脚,第1继电器J1并联在IC1的第1输入端和GND两端,第2继电器J2并联在IC1的第2输入端和GND两端,第3继电器J3并联在IC1的第3输入端和GND两端,第4继电器J4并联在IC1的第4输入端和GND两端,第5继电器J5并联在IC1的第5输入端和GND两端,第6继电器J6并联在IC1的第6输入端和GND两端,第1继电器J1并联在IC1的第1输入端和GND两端,区域计数器IC1的输出端接数模处理模块IC2的第1-3输入引脚,区域计数器IC1和数模处理模块IC2的电源端接VCC,接地端接GND,数模处理模块IC2的输出端接运算放大器U的正输入端,电阻R1的一端接电源Vcc,电阻R1的另一端与可调电阻RW1串联后接地构成分压电路,通过可调电阻RW1可调节可调电阻RW1所分的电压,可调电阻RW1的高电位端接运算放大器U的负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的正输入端、负输入端的电位比较决定运算放大器U的输出端电平的高低,运算放大器U的输出端接三极管Q的基极,三极管Q的集电极与第7继电器JZ1、第8继电器JZ2、第9继电器JZ3串联后接电源Vcc,三极管Q的发射极与第10继电器JZ4、第11继电器JZ5、第12继电器JZ6串联后接GN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113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向气隙开关磁阻电机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