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道编码与格雷映射高阶调制联合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9866.7 | 申请日: | 2016-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3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道编码 与格 映射 调制 联合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道编码与格雷映射高阶调制联合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的信息传输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将收到的属于低信噪比信道的信息比特进行信号编码,得到第一码字并对其进行保存;将收到的属于次低信噪比的信息比特进行信号编码,得到第二码字并对其进行保存;对收到的属于高信噪比的信息比特作为第三码字进行保存;通过将保存的将所述第一码字、第二码字和第三码字放入发送端位置变换器中进行位置变换,得到两组比特流;将所述两组比特流送入格雷映射高阶调制的M‑QAM调制器中进行编码调制,并将调制后的符号送入信道发送。本发明充分利用了高阶调制中高可靠度比特的信息,提高编码调制的整体吞吐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的信息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道编码与格雷映射高阶调制联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传输速度越来越快,需要无线频谱利用率越来越高,作为提高频谱利用率的必备方法之一,高阶调制已成为移动通信中必备技术,而信道编码是保证信息传输可靠性必备技术。对于信道编码来说,为了更有效可靠地传输信息,往往需要知道比特(码元)的可靠性,而不是符号的可靠性,而高阶调制映射到一个符号上的比特可靠性通常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进行编码和调制的联合设计。常用的编码调制方法有:TCM(TerllisCoded Modulation,格码调制)技术,该技术是将卷积码与PSK(Phase Shift Key,相位频移键控)或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进行联合设计,以提高编码调制整体的最小欧氏距离;多层码方案是将分组码与高阶调制相结合,将信息进行分层传输。这些已有技术存在着只适合于特定编码和特定调制场景等缺点。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的信道纠错码,比如极化码,需要知道码元的信噪比,才能较好地构造极化码,因此,需要知道每个比特固定的信噪比,而如果极化码是直接使用高阶调制进行传输,那么每个码元的出错概率会随着码元的变化而变化,这相当于每个码元经历的信道是动态的,不利于极化码的最优化构造。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极化码直接使用高阶调制进行传输时,每个码元的出错概率会随着码元的变化而变化,导致每个码元经历的信道是动态的,不利于极化码的最优化构造。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编码与格雷映射高阶调制联合处理方法,包括:
将收到的属于低信噪比信道的信息比特进行信号编码,得到第一码字并对其进行保存;
将收到的属于次低信噪比的信息比特进行信号编码,得到第二码字并对其进行保存;
对收到的属于高信噪比的信息比特作为第三码字进行保存;
通过将保存的将所述第一码字、第二码字和第三码字放入发送端位置变换器中进行位置变换,得到两组比特流;
将所述两组比特流送入格雷映射高阶调制的M-QAM调制器中进行编码调制,并将调制后的符号送入信道发送。
优选地,所述的将收到的属于低信噪比信道的信息比特进行信号编码,得到第一码字并对其进行保存包括:
将收到的属于第一低信噪比信道的信息比特进行信号编码,得到第一个第一码字并对其进行保存;
将收到的属于第二低信噪比信道的信息比特进行信号编码,得到第二个第一码字并对其进行保存。
优选地,所述通过将保存的将所述第一码字、第二码字和第三码字放入发送端位置变换器中进行位置变换包括:
所述发送端位置变换器的第一个位置取自第一个第一码字;
根据所述第一个位置的比特值,确定所述发送端位置变换器的第二个位置取自第二个第一码字还是第二码字;
根据所述第二个位置的码字,依次确定所述发送端位置变换器的剩余位置的码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098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