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纤复合风管制作安装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5205.7 | 申请日: | 2016-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7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洁;王晓超;张友波;马克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风管 制作 安装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纤复合风管制作安装工艺,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复合风管是为了适用新技术、新材料而研制的一种新型风管,以超细纤板为基础,经特殊加工复合而成。集保温、消声、防潮防火、防腐、美观(适合明装)外层强度高,内层表面防霉抗菌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具有重量轻,漏风量小、制作安装快、占用空间小,通风好、性能价格比较合理等优点。尤其是它优良保温和消声性能被广大用户所偏爱。与传统工艺风管相比,它还能为用户节省管道系统投资20%左右。
玻璃纤维复合风管复合玻璃棉板经刀具切割、粘合、密封胶带密封和加固而成。复合玻璃棉板的双护层为玻璃纤维布复合铝箔或内护层为玻璃棉板。玻璃棉板采用离心法形成的玻璃纤维加树脂胶经热压、固化成型。板的常规格:密度70~75kg/m2,厚度25mm。由于复合玻璃棉板夹层为多孔轻质材料、导热系数低,吸声系数大,因而玻纤复合风管具有良好的保温和消声性能;同时,风管具有材质轻、施工周期短、防火、防潮、无有害挥发物、外形美观、使用寿命长、造价低等特点。复合玻纤风管与镀锌钢板风管加保温比较,可节省工程费用30%以上,尚不包括节省的消场设备费用,是低、中压空调通风系统最为经济、适用的一种通风管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玻纤复合风管制作安装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的玻纤复合风管制作安装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一)风管制作
1)使用搭接或管道开槽设备或开槽刀具制作标准尺寸的管道平板,然后将玻纤复合风管折叠成型,然后用装钉枪将钉子平行或略呈角度装钉好,然后以搭接带外边为中心,用压敏胶带,用尼龙括片将胶带括平;
方、圆法兰下料,卷圆与防腐铁皮短管连接好,以备与风管设备及阀门连接,玻纤复合风管外加垫片,用自攻螺丝拧紧;
2)风管加固:
需要加固的压力、间距范围内管段和接头列表如下:
(1)加强筋采用4-6mm镀锌通丝,ASHI垫片采用带有斜削面的64*64MM的镀锌钢板;
加强筋的长度=风管外径+15MM
(2)加强筋的基本放置:
在任何需要加强筋的地方,第一排(正压风管)应放于距离横接点的雌边100MM处,其后的加强筋以此点为测量的起点,按照加固表要求的最大纵向间距,定出其位置,正压风管用镀锌通丝和4个ASHI垫片(风管内外侧放置),以防止泛道向外倾斜,负压风管用镀锌通丝,4个垫片(分置于风管内外侧),以防止管道向内倾斜;
内径超过1209MM的风管,为了防止其没有压力时自然下垂,采用负压风管的加固方法进行抗弯组装;
(3)对于H>610MM的风管,加强筋无法穿过风管进行加固时,采用轻钢龙骨环抱加固;
(4)当出现一些特殊角,无法进行雌雄口管道搭接时,需要将对接面找平对齐,用粘胶剂粘牢并用胶带粘接牢固后,再辅以金属加强筋加固;
(二)风管的安装
(1)吊架的横杆用50型轻钢龙骨或L30×30×2.5角钢制作,长度为管宽加130㎜,支架间距为1200~1800㎜之间;
(2)当风管大边长大于或等于630㎜,其间距不超过1200㎜;
(3)当风管大边小于630㎜,其间距不超过1800㎜;
(4)吊杆应用直径大于或等于ф6.0㎜的圆钢;
(5)吊杆的横杆用50㎜×38×10㎜轻钢龙骨制作,长度为管宽加130㎜,支架间距为1200~1800㎜之间;
(6)当风管宽度大于1219㎜时,900弯头两侧距管边300㎜处加两个支架和一个斜支架;
(7)支管与大于1219㎜宽主管连接时,支管上支架与主管外边尺寸不超过300㎜,T型管支管上支架位置同上;
当风管吊支架安装好后,风管开始吊装,一头吊装或两头一起吊装,然后将吊架的螺丝帽拧紧,并将风管调成水平,气流方向以搭接点的雌头流向雄头一侧;
准备安装的风管,需雌头朝下垂直储存于干燥区域以免受潮;主风管、干支管在指定加工场地加工好后搬运至现场,以保证其切口的平整度,接头如要在现场修改,用直刀沿一个直边进行切割,以获得一个笔直且光滑的切口;具体做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052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能加热型石油管道
- 下一篇:一种预埋型石油管道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