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钢铁表面处理剂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76496.1 | 申请日: | 201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5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和山;朱建林;王和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开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201/00 | 分类号: | C09D201/00;C09D191/00;C09D5/10;C09D7/61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周蔚然 |
地址: | 239311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修复 功能 钢铁 表面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钢铁表面处理剂。
背景技术
材料的消磨与损耗在机械产品上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尤其当钢铁表面磨损后极其容易造成整个机械设备的运行不畅甚至不能运行,并且一旦钢铁的接触面受损,导致其受损部分容易生锈,不及时除去同样会影响整个的机械设备的运行。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研制出一种用于受损钢铁表面处理的处理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钢铁表面处理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钢铁表面处理剂,其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所占质量百分比分别为:载体水性树脂:30-45%、耐磨剂:2-5%、封闭剂:3-5%、调节剂:4-10%、酸洗促进剂:2-4%、无机粉体:3-6%、稳定剂:3-5%、其余为去离子水;载体水性树脂为水性树脂、润滑油以及镍铁合金粉末的混合物,并且经过活化处理。
作为优选,水性树脂、润滑油以及镍铁合金粉末占载体水性树脂总质量的白分别分别为:35-52%、30-50%、8-18%。
作为优选,活化处理的方法为: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蒸汽与之接触2-3h后降温至室温。
作为优选,耐磨剂为鳞片石墨。
作为优选,封闭剂为浓度10-20%的封闭剂。
作为优选,调节剂为PH值调节剂以及消泡剂。
作为优选,无机粉体的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所占质量百分比为:TiO2:40-58%、Al2O3:30-45%、SiO2:8-20%。
作为优选,稳定剂为司盘60或者吐温8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钢铁表面处理剂,由载体水性树脂、耐磨剂、封闭剂、调节剂、酸洗促进剂、无机粉体、稳定剂以及去离子水组成。其中载体水性树脂作为本发明中其他成分的载体,由水性树脂、润滑油以及镍铁合金粉末,以水性树脂为基础载体,混合以润滑油,对于一些处于摩擦之中的钢铁表面具有显著的润滑效果,同时还混合有镍铁合金粉末,用于对摩擦受损的部分起到一定的填充作用;耐磨剂的添加使得本发明涂抹在钢铁表面时能够起到一定的耐磨效果;封闭剂的添加使得本发明具有很高的防腐耐蚀以及极强的附着力;调节剂由PH值调节剂以及消泡剂组成,分别用于调节钢铁表面的PH值以及处理过程中的消泡;酸洗促进剂的添加不仅使得本发明能够有效去除钢铁表面难以清除的氧化皮,大大缩短处理时间;能够大大降低钢铁表面的腐蚀速度,同时能够抑制烟雾的产生,大大改善处理环境;无机粉体的添加能够起到一定的改性作用;稳定剂选择为司盘60或者吐温80中的一种,既能够保证本发明中各成分混合时的稳定剂,同时也能够保证本发明成品的稳定剂、降低成品表面张力、防止光、热分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针对摩擦受损的钢铁般表面具有显著的修复作用,且修复后的钢铁表面依旧具有优秀的耐磨性;同时能够有效去除钢铁表面可能含有的氧化物、清洗时间短、产物对环境友好,并且能够使钢铁表面具有优秀的防腐耐蚀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钢铁表面处理剂,其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所占质量百分比分别为:载体水性树脂:30%、耐磨剂:2%、封闭剂:3%、调节剂:4%、酸洗促进剂:2%、无机粉体:3%、稳定剂:3%、其余为去离子水。
载体水性树脂为水性树脂、润滑油以及镍铁合金粉末的混合物,水性树脂、润滑油以及镍铁合金粉末占载体水性树脂总质量的白分别分别为:35%、50%、15%;并且经过活化处理;活化处理的方法为: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蒸汽与之接触2-3h后降温至室温。
耐磨剂为鳞片石墨。
封闭剂为浓度10%的封闭剂。
调节剂为PH值调节剂以及消泡剂。
无机粉体的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所占质量百分比为:TiO2:40%、Al2O3:45%、SiO2:15%。
稳定剂为司盘60。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开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开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764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坠收缩式厨房用水龙头
- 下一篇:一种对虾去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