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质炭化联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69512.4 | 申请日: | 201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6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梁君丹;张建为;梁成芬;杨子仪;梁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双良锅炉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B57/00;C10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05236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炭化 联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炭化联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的不断减少,人类更加关注开发和利用各种新能源。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它作为化石能源的补充能源,正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将低品位的生物质能转换成高品位能源,目前主要途径包括气化、液化、炭化以及直接燃烧技术。炭化由于其得炭率高,技术较为成熟,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转化技术。
目前,常见的生物质炭化方法主要有:炭化窑、间歇炭化法、封闭闷罐炭化法及干馏的方法,但是其炭化时间长,自动化程度低,炭化产品质量不高,生产环境恶劣等问题。生物质热解炭化过程伴随着生物油和可燃气的产生,木焦油、木醋液、醇、酯等馏出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同时可以通过调整炭化过程中的各种操作数据优化产物结构,现有的炭化设备忽略了这一有益部分,基本是采取排空处理,即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这些问题都限制了生物质产业的健康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生物质炭化联产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资源浪费等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生物质炭化联产设备,包括一炭化炉、与该炭化炉连接的第一回收装置、及与该第一回收装置连接的第二回收装置,所述炭化炉的一侧设有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回收装置包括一密闭的壳体、延伸穿设于该壳体内的水管及设于该壳体底端的第一回收槽,所述壳体的底端形成一与第一回收槽相对的漏斗, 所述第二回收装置包括至少一腔体、设于腔体内的隔网、设于腔体内的喷头及设于腔体下方的第二回收槽,所述腔体的底端形成一与第二回收槽对应的漏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的生物质炭化联产设备,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生物质中蕴藏的能量,注重热量的回收利用,整个过程可实现无污染,自动化操作,在制备生物质炭的同时也得到了液体滞留物,其可作为优质的化工原料,具有良好的推广性和很高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生物质炭化联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生物质炭化联产设备;10、炭化炉;20、第一回收装置;30、第二回收装置;11、筒体;12、盖体;13、载物台;15、加热装置;40、温度显示装置;50、传感器;60、第一管体;61、控制阀;21、壳体;22、水管;23、第一回收槽;25、漏斗;31、腔体;32、隔网;33、喷头;310、第一腔体;311、第二腔体;312、第三腔体;35、第二回收槽;70、水泵;80、温度控制装置;36、第二管体;37、第三管体;38、第四管体;39、第五管体;80、吸气扇;90、烟囱;92、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该生物质炭化联产设备100包括一炭化炉10、与该炭化炉10连接的第一回收装置20、及与该第一回收装置20连接的第二回收装置30。
所述炭化炉10包括一顶端开口的筒体11及盖设于该筒体11顶端的一盖体12。所述盖体12可拆卸地设置于该筒体11上。该筒体11内的底端设有一格子状的载物台13,用于承载生物质原料。所述筒体11的一侧设有一加热装置15,以对炭化炉10内的生物质原料进行加热使其炭化。所述筒体11的外侧还设有一温度显示装置40。所述盖体12上设有一传感器50,该传感器50的底端伸入至筒体11内,其顶端外露于盖体12上。该传感器50与温度显示装置40通过导线电连接。通过该传感器50感测炭化炉10内的温度再通过温度显示装置40显示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双良锅炉容器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双良锅炉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95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有机废物立式热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焦油渣的炼焦型煤回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