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向器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62325.3 | 申请日: | 201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0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薛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瑞华 |
主分类号: | H01R43/06 | 分类号: | H01R4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向器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向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向器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换向器,为加强换向铜片与电木粉之间的结合强度,提升换向器产 品的机械性能和超速性能,换向器内部往往采用带加强环的结构,为避免片间 导电,加强环要采用绝缘材料,目前基本上采用的是玻璃纤维材料,而玻璃纤 维材料的加强环的耐高温性能不好,高温时容易变形,所以在换向器作高速运 转时,由于高温,换向器的外径变化与片间段差较大,严重影响换向器的工作 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同时纤维材料的加强环的成本也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换向器制作工艺,利用 该工艺可使制作的换向器耐高温性能好、高速运转时的外径变化与片间段差小, 提高工作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同时成本低。
本发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一种换向器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换向铜片的冲制,并 在换向铜片的上下端面冲制出上下加强环槽;②换向铜片在排片塑料套内进行 排片,并在相邻换向铜片间插上云母片;③在上加强环槽内放上与换向铜片数 量相同的陶瓷珠,陶瓷珠在相邻换向铜片中间得到定位,陶瓷珠的两侧与加强 环槽的侧向槽口相抵接触;④上加强环槽内的全部陶瓷珠放置到位后,对上加 强环槽的顶部进行冲压,形成的冲压变形将陶瓷珠固紧在上加强环槽内;⑤在 下加强环槽内放上与换向铜片数量相同的陶瓷珠,陶瓷珠在相邻换向铜片中间 得到定位,陶瓷珠的两侧与下加强环槽的侧向槽口相抵接触;⑥下加强环槽内 的全部陶瓷珠放置到位后,对下加强环槽的顶部进行冲压,形成的冲压变形将 陶瓷珠固紧在下加强环槽内;⑦将陶瓷珠与换向铜片的结合体放入压注模具的 模孔,在注入电木粉后,换向铜片、陶瓷珠与电木粉紧密结合,换向器制作完 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制作的换向器,换向器内部利用多个陶瓷珠围成一圈 来形成加强环结构。由于陶瓷比玻璃纤维有更好的耐高温优点,陶瓷珠围成一 圈所形成的加强环不易变形,所以能使换向器在高速运转时,不受高温影响, 换向器的外径变化与片间段差更小,从而有效提高换向器产品的工作可靠性及 使用寿命。由于陶瓷珠的成本很低,所以使制作的换向器具有更低的成本。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制作的换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换向器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①换向铜片6 的冲制,并在换向铜片6的上下端面冲制出上加强环槽5和下加强环槽7;②换 向铜片6在排片塑料套内进行排片,并在相邻换向铜片6间插上云母片1;③在 上加强环槽5内放上与换向铜片6数量相同的陶瓷珠2,陶瓷珠2在相邻换向铜 片6中间得到定位,陶瓷珠2的两侧与上加强环槽5的侧向槽口相抵接触;④ 上加强环槽5内的全部陶瓷珠2放置到位后,对上加强环槽5的顶部进行冲压, 形成的冲压变形4将陶瓷珠2固紧在上加强环槽5内;⑤在下加强环槽7内放 上与换向铜片6数量相同的陶瓷珠2,陶瓷珠2在相邻换向铜片6中间得到定位, 陶瓷珠2的两侧与下加强环槽7的侧向槽口相抵接触;⑥下加强环槽7内的全 部陶瓷珠2放置到位后,对下加强环槽7的顶部进行冲压,形成的冲压变形8 将陶瓷珠2固紧在下加强环槽7内;⑦将陶瓷珠2与换向铜片6的结合体放入 压注模具的模孔,在注入电木粉3后,换向铜片6、陶瓷珠2与电木粉3紧密结 合,换向器制作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瑞华,未经薛瑞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23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的簧片扩孔装置
- 下一篇:电力试验用轮压式插座及接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