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便安装的双壳体泵泵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58450.7 | 申请日: | 201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40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温询;杨海龙;罗绍华;李文伟;秦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22 | 分类号: | F04B53/22;F04B53/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3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安装 壳体 泵泵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壳体泵,具体涉及一种具备渐进导向功能方便安装的双壳体泵泵芯,属于双壳体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双壳体泵结构中,泵芯1通过左中右三处配合面2实现与外壳体9内腔的支撑配合。对于泵芯而言,这三处配合面2从右至左外径逐渐增大。对应的,在外壳体内具有与之对应的三段内壁。为了实现轴向定位和密封,在左边配合面右侧、中间配合面左侧和右边配合面左侧分别形成台阶面以构成止口结构3,泵芯上的止口和外壳体上的止口对应配合实现轴向定位并在止口间设有密封件10。如图1所示。
为了方便泵芯的进入,在泵芯1上设有两处导向机构,导向机构是由泵芯圆周上的环形突起构成的导向段,右边导向段右侧面构成右边配合面左侧止口;左边导向段位于左边配合面右侧止口的右侧。从图1可以看出,该两处导向机构靠近左右配合面处,导向的目的是防止径向偏差,实现对中安装。安装时,泵芯右端先进入外壳体内,右边导向段由于直径较小,无法对开始进入阶段起到导向作用。直到右边导向段开始进入外壳体与之对应的那段时,右边导向段才开始起导向作用,与此同时左边导向段也刚好进入外壳体内起导向作用,即左边导向段和右边导向段同时起导向作用。导向结束后,再将泵芯轴向推送,三处配合面自然配合到位,当泵芯上的止口和外壳体上对应的止口接触时,表明泵芯最终安装到位且实现了密封。
现有双壳体泵泵芯在装入外壳体时,虽然存在左右两处导向段,但由于两导向段同时到达导向位,因此导向间隙都较小(如果间隙大,就失去了导向意义),再加上设备重量大、装配过程不可观察等因素,往往很难装配,甚至造成配合面和密封件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双壳体泵泵芯安装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向更好、安装方便的双壳体泵泵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方便安装的双壳体泵泵芯,包括与外壳体支撑配合的外径逐渐增大的左中右三处配合面,左边配合面右侧、中间配合面左侧和右边配合面左侧分别形成台阶面以构成止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泵芯上沿轴向设有四处导向段,导向段由设置在泵芯圆周上的环状突起构成;四处导向段按进入外壳体的先后顺序依次为第一导向段、第二导向段、第三导向段和第四导向段且外径依次增大;第二导向段、第三导向段和第四导向段分别用于与外壳体最靠近安装口部的导向区导向;且第二导向段到第四导向段之间的距离小于外壳体最靠近安装口部的导向区的长度;
第一导向段和第三导向段在泵芯上的位置正好在泵芯进入外壳体过程中同时到达外壳体上对应的导向区,且第一导向段和第三导向段与外壳体对应导向区具有相同的导向间隙。
进一步地,第一导向段、第二导向段、第三导向段和第四导向段的环状突起两侧面与圆周面之间平滑过渡。
优选地,第一导向段右侧面构成右边配合面左侧止口;第二导向段右侧面构成中间配合面左侧止口;第四导向段位于左边配合面右侧止口右侧。
在每个止口处设有密封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双壳体泵泵芯,通过设置几级阶梯导向段,保证泵芯在拆装过程中,始终有导向定位,并根据拆装过程控制导向间隙大小,达到便于拆装和避免配合面、密封件损坏的目的。
2、本发明仅涉及泵芯改进,不需要改变外壳体结构,不改变泵芯和外壳体的三处配合面和密封面。同时泵芯的改进也仅仅增设了两处导向段,对原有泵芯改动小。
附图说明
图1-现有双壳体泵泵芯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双壳体泵泵芯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双壳体泵泵芯安装过程中第二导向段开始导向示意图。
图4-本发明双壳体泵泵芯安装过程中第三、第一导向段开始同时导向示意图。
图5-本发明双壳体泵泵芯安装过程中第四导向段开始导向示意图。
图6-本发明双壳体泵泵芯安装到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584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保持器及内啮合齿轮泵
- 下一篇:发电机组低负荷时凝泵节能安全运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