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水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49729.9 | 申请日: | 201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1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胡家喜;李滔;王婷;孙保涛;周文勇;曹强;罗成;何正科;郭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72 | 代理人: | 张少辉,刘华联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水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漏水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水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器柜体内部一般布置有各种电器元器件,在工作时器件将会向柜体内部散发热量,需要配备专门的散热冷却系统及时将热量带走,现有的散热冷却系统系统一般分为风冷散热和水冷散热。采用水冷散热时,柜体内部需布置冷却器件及各种管道,冷却介质在管道及冷却器件中循环流动带走柜体内部热量,达到散热的效果,但由于冷却介质流经的管路及冷却器件存在泄漏点、设备长时间的使用、工作振动、维护保养不及时及凝露作用等原因,容易导致漏水,使得柜体底板产生积水,容易引起线路元器件短路、电气绝缘降低等危险,造成设备损坏。
未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漏水检测方法是在底板上布置接触传感器,当柜体底部形成积水向四周扩散时,接触传感器将被触发并发出报警信号,但如果积水距离传感器较远,需积水量较多时才能触发接触传感器,此时漏水信号无法及时可靠的反馈,影响设备的安全性;而为了保证区域检测的全面性,需在底板的不同位置布置多个漏水检测传感器,其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快速、可靠检测设备漏水情况的漏水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漏水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检测传感器及用于将底板积水引导至检测传感器位置处的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及检测传感器均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检测传感器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引导部件的水平位置,所述检测传感器与一控制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引导部件为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呈辐射状覆盖于所述底板,所述检测传感器设于辐射状导水槽的中心。
所述导水槽为直线形导水槽或弧形导水槽。
所述检测传感器处设有用于容纳积水的积水槽,所述检测传感器放置于所述积水槽内。
所述积水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导水槽的深度。
所述积水槽上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位置处设有密封组件。
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垫圈、密封螺栓及锁紧螺母,所述密封垫圈套设于密封螺栓上并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定位于排水孔处。
所述检测传感器为接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检测传感器的水平位置低于引导部件的水平位置,保证了底板积水在引导部件的引导下快速有效的汇至检测传感器位置处,即使在积水量很少的情况下检测传感器位置也能有效检测到漏水情况,检测快速、可靠性高,有效避免了泄露造成的线路元器件短路、电气绝缘降低等危险情况的发生,设备安全性高;且底板区域的积水都被引导至检测传感器位置,只需要采用一个检测传感器即可,减少了传感器的数量,成本低;同时,本发明结构简单,可应用于不同场合,通用性强。
本发明的导水槽进一步呈辐射状覆盖于底板的所有区域,使得底板任何区域的积水都将被引导至导水槽,保证了底板任何区域的漏水信号都能被检测,检测无死点,检测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排水孔处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底板;2、导水槽;3、积水槽;4、检测传感器;5、排水孔;6、密封垫圈;7、密封螺栓;8、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97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凸轮轴密封性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充电桩上的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