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岛式装配线的生产线控制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5780.2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2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万正喜;周伟;行映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胡亮 |
地址: | 41002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装配线 生产线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岛式装配线的生产线控制系统,采用生产线总控制系统、装配岛控制系统和小车控制系统,通过装配岛控制系统采集岛式装配线的进出料需求信息;生产线总控制系统判断进出料需求信息是否为岛式装配线中前后相邻两道工序中的前工序中的出料需求装配岛发出的出料需求信息和后工序中的进料需求装配岛发出的进料需求信息,若是,则将进出料需求信息发送给小车控制系统;小车控制系统根据接收的进出料需求信息,驱动小车行驶至出料需求装配岛,将出料需求装配岛中输出的待加工零部件输送给进料需求装配岛。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并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流水线装配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基于岛式装配线的生产线控制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大中型电机具有品种多、批量少、产品变化大的特点,几年前,在流水线批量生产时,其定子组装、转子组装和总装这几道工序中还是沿用老的工艺和工装,均采用台位式装配方式,装配过程均为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装配周期长、工人劳动强度大、装配面积大、效率不高、装配质量不稳定且易造成各种伤害。最近几年来,采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组装,其方式是通过一台或多台小车在直线轨道上行走,轨道的两侧分布一系列的装配岛(即装配平台),电机需要装配的待加工零部件通过小车运输到装配岛上进行组装。小车上的待加工零部件转运到装配岛上的时候,小车上的滚轮机构和装配岛上的滚轮机构需要精确的对准,即小车需要精确的定位。现有的方法是在小车上有设置一定间距两个定位传感器,在装配岛的边上设置相同距离的传感器感应块(实际为两挡块),当小车上的第一个定位传感器被挡块挡住的时候小车开始减速行驶,当小车上的第二个定位传感器被挡块挡住的时候小车停止运行从而实现小车的精准定位。具体操作的时候,操作人员按动小车启动按钮,小车沿着轨道方向行走,当小车行走到需要定位的装配岛附近的时候,操作人员启动小车上的定位开关接收装置,当小车的控制系统接收到第一个定位开关信号的时候,小车减速行驶,小车控制系统在接收到第二个定位开关的信号的时候,小车立即停车,从而实现小车和装配岛的精确定位。但是,该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存在以下两点的不足:1)、自动化程度低。小车需要一个专门的人员操作,生产线上的需求需要依靠该操作人员来判断和提供操作。2)、小车定位精度不高。虽然小车第一个定位开关可以起到小车的减速作用,第二个定位开关可以使小车停车,但更换小车上运输产品的型号(更换运输产品的重量)后,由于小车的惯性的改变,会导致小车的定位不精确的现象出现。
因此,岛式装配线的自动化程度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岛式装配线的生产线控制系统和方法,以解决岛式装配线的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岛式装配线的生产线控制系统,包括生产线总控制系统、装配岛控制系统和小车控制系统,其中,装配岛控制系统,用于采集岛式装配线的进出料需求信息,进出料需求信息包括各道工序中的进料需求装配岛发出的进料需求信息和出料需求装配岛发出的出料需求信息;生产线总控制系统,与装配岛控制系统相连,用于接收装配岛控制系统采集的进出料需求信息,并判断进出料需求信息是否为岛式装配线中前后相邻两道工序中的前工序中的出料需求装配岛发出的出料需求信息和后工序中的进料需求装配岛发出的进料需求信息,若是,则将进出料需求信息发送给小车控制系统;小车控制系统,与生产线总控制系统相连,用于接收生产线总控制系统发送过来的进出料需求信息,并根据接收的进出料需求信息,驱动小车行驶至出料需求装配岛,将出料需求装配岛中输出的待加工零部件输送给进料需求装配岛。
进一步地,基于岛式装配线的生产线控制系统,还包括生产线显示控制系统,
生产线显示控制系统,与生产线总控制系统相连,用于显示岛式装配线发出的进出料需求信息,进出料需求信息还包括各道工序中进料需求装配岛的进料岛号和出料需求装配岛的出料岛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57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机器人用智能识别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实验平台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