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焦化吸收稳定工艺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37157.2 | 申请日: | 2016-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0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兵;薄德臣;张龙;高景山;王阳峰;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70/04 | 分类号: | C10G70/04;C10G7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化 吸收 稳定 工艺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化吸收稳定工艺和系统,包括以下内容:焦化富气经压缩、冷却,进入一级吸收反应器与一级吸收剂接触,得到富一级吸收剂进入凝缩油罐,半贫气进入二级吸收反应器,经过贫二级吸收剂吸收后变为干气,富二级吸收剂进入再生反应器进行再生,得到的再生二级吸收剂部分外排,部分循环使用;焦化富气分出的凝缩油进入解吸塔,塔顶C2组分经冷却后进入凝缩油罐;塔底的脱乙烷油进入隔板精馏塔得到三股物流:塔顶LPG,侧线轻汽油馏分和重汽油馏分,液化气直接出装置,侧线轻汽油馏分一部分与重汽油馏分混合作为产品出装置,另一部分作为补充吸收剂。本发明在保证产品质量同时有效降低整个系统的能耗、提高干气干度并实现汽柴油的清晰切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化吸收稳定工艺和系统。
背景技术
焦化装置是炼油厂核心装置之一,它的作用在于将重组分裂解为轻组分,生产液化气、汽油和柴油。从焦化反应器出来的油品在分馏塔中进行切割,塔顶生产焦化富气和焦化粗汽油,中间侧线抽出为焦化柴油,塔底为焦炭。吸收稳定系统是焦化的后处理系统,它将来自分馏塔的焦化富气和焦化粗汽油分离为焦化干气、焦化液化气和焦化稳定汽油。
对吸收稳定工艺的研究主要在于系统的节能和产品调整两个方面。20 世纪60 年代吸收稳定系统老装置都是单塔流程,所谓单塔流程是指C3、C4等组分的吸收和C2组分的解吸在同一塔内进行。单塔流程主要存在以下缺点:吸收和解吸过程在同一塔内进行,相互干扰较大;难以达到较高的吸收率和解吸率;装置控制调节较困难。自七十年代以来,新厂设计都转而采用双塔流程。双塔流程是将吸收和解吸过程在两个塔内分别进行。迄今为止,双塔流程在吸收稳定装置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当前国内工业运行的吸收稳定装置多采用四塔工艺流程,主要由吸收塔、解吸塔、再吸收塔和稳定塔组成。焦化富气经过吸收塔和再吸收塔后变为焦化干气,干气进入炼厂瓦斯管网作为炼厂自身燃料气使用。焦化粗汽油经解吸塔和稳定塔后生产焦化液化气和焦化稳定汽油。焦化液化气可用作燃料和后续气分装置的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焦化稳定汽油则一部分回流作为焦化富气补充吸收剂使用,一部分作为汽油加氢的原料生产清洁燃料。
研究者对吸收稳定系统的节能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CN101531919A公开了一种吸收塔塔顶设置贫气预平衡系统的工艺流程。CN102021033A 公开了一种二级冷凝与设置中间再沸器相结合的复合强化工艺。CN1710028A 公开了一种分步冷凝工艺及其复合工艺。CN101602960A 公开了一种将压缩富气、富吸收油和解吸气的换热由原来的直接混合改为通过流体接触塔换热的工艺等。但上述工艺都需要保留补充稳定汽油内循环来保证干气中的液化气含量,以上工艺特点决定了保证干气干度和降低系统能耗这对矛盾无法同时解决。吸收稳定系统能耗依然较高,在降低吸收稳定系统能耗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潜力。
目前我国柴油馏程范围在180℃~ 360℃,汽油终馏点为205℃,因此存在柴油中夹带一定量汽油的问题,由于焦化柴油价值较低,而焦化汽油价值较高,因此低价值的焦化柴油中夹带部分高质量的汽油无疑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目前焦化装置中柴油是通过分馏塔的侧线采出得到的,粗汽油从分馏塔顶部采出,这种分离流程很难实现汽油和柴油的清晰切割。同时,现有的吸收稳定工艺及系统都设置有补充稳定汽油内循环,为了保证干气的干度,还需要柴油进行再吸收,柴油富吸收油再返回分馏塔中部,利用分馏塔的热量实现柴油与轻烃的分离。由于受分馏塔热平衡的限制,柴油吸收剂的量又不能太大,所以无法通过加大柴油吸收剂量以取消稳定汽油内循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吸收稳定工艺技术中存在的能耗较高、柴油吸收剂用量无法增加导致干气中C3+组分含量过高以及柴油馏分和汽油馏分重叠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焦化稳定吸收工艺和系统,本发明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整个系统的能耗、提高干气干度并实现汽柴油的清晰切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71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