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团头鲂外周血白细胞分离和原代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33068.0 | 申请日: | 2016-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9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赵振新;戈贤平;谢骏;任鸣春;周群兰;缪凌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5/078 | 分类号: | C12N5/07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张仕婷 |
地址: | 21408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团头鲂外周血 白细胞 分离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团头鲂外周血白细胞分离和原代培养方法,属于动物外周血白细胞分离和培养领域。其包括动物强化培养、血液收集、白细胞分离和培养等步骤:按照常规方法在无菌环境中抽取一定量鱼血,然后采用Percoll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血液中外周白细胞,将所得细胞进行洗涤纯化,并放在适宜温度中进行培养;所述步骤中,以改良的RPMI‑1640培养液作为培养基,配置不同浓度的Percoll分离液,细胞在培养温度27℃、95%湿度、5%CO2环境中进行原代培养2h以上即可贴壁生长。采用本发明能够获得团头魴生长良好的外周血白细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团头鲂外周血白细胞分离和原代培养方法,属于动物外周血白细胞分离和培养领域。
背景技术
团头鲂 (
细胞是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组成单位,利用培养的细胞作为试验材料已经广泛应用到环境毒理学、鱼类肿瘤学、生理学、内分泌学、遗传学和资源保护等方面。除此之外,由于近年来水产养殖业中病害频发,鱼类细胞培养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水产动物病害防治领域,主要为:1、鱼类病毒学:鱼类细胞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鱼类病毒的分离、鉴定以及病毒疫苗的制备;2、营养免疫学:分离鱼类免疫细胞,离体条件下使营养素对免疫细胞直接作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营养素对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此外,在研究过程中,使用原代培养细胞较使用细胞系进行试验的技术难度低、试验成本降低,同时也更接近鱼体自身生理条件,使试验结果更具说服力。
外周血白细胞是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机体免疫调节机制具有指导性作用。在白细胞分离与培养研究中,哺乳动物类白细胞需要外源刺激物(如白细胞介素)周期性的不断刺激才能达到体外长期培养目的,但是鱼类白细胞只需要一次或者不需要刺激,就可以保持体外长期增殖状态。目前有一些关于鱼类外周血白细胞分离与培养的论文,但是未见团头鲂外周血白细胞分离及原代培养方法的文献。因此本专利主要介绍团头鲂外周血白细胞分离与原代培养方法,为团头鲂原代白细胞分离培养提高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团头鲂外周血白细胞分离和原代培养方法。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团头鲂外周血白细胞分离和原代培养方法,步骤如下:
(1)强化培养:选取体质健康,体表无伤,体重100-250g的团头鲂,消毒后饲养于循环水系统中,每天3次投喂常规优质饲料15-20天;
(2)血液采集:随机抽取经过强化训练健康的团头魴进行麻醉,并用酒精棉球擦拭鱼体,进行尾静脉抽血;全血与含2000-3000U 肝素钠Heparin的RPMI-1640培养基稀释后备用;
(3)制备分离液:取若干已灭菌的15mL离心管,用过滤除菌的胎牛血清FBS润湿,依次用注射器小心加入3-5 mL 质量浓度45%-60%的硅胶颗粒混悬液Percoll和3-4 mL质量浓度10%-40%的Percoll溶液,保持界面清晰;
(4)分离纯化:取步骤(1)所得稀释液1-3mL,缓慢加到步骤(2)所得分离液上,在4-10℃,400-450g离心20-30min,然后小心从离心机中取出;用1mL注射器或移液枪收集在Percoll梯度界面1/3处的细胞,将收集的白细胞放入新的离心管中,重悬细胞;然后在4-10℃,400-600g离心 5-15min,倒掉上清,试管底部白色沉淀即为外周血白细胞,重复洗涤2-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30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