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1507.6 | 申请日: | 2016-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2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泽;郑占乐;常恒瑞;邢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66 | 分类号: | A61B17/6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8 | 代理人: | 陈长庚 |
地址: | 0500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胫骨 平台 骨折 复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复位的装置,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胫骨平台骨折多发生于高能量创伤,如:高处坠落伤,车祸伤及摔伤等。由于胫骨平台是下肢重要的负荷结构,当其受到严重的垂直及内、外翻暴力时,常引起骨性结构破坏,往往表现为胫骨平台劈裂骨折、伴或不伴有关节面塌陷,严重者甚至出现膝关节脱位、干骺端粉碎。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及关节稳定结构(内、外侧副韧带、半月板及交叉韧带)也将受到波及。因此,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一直是创伤骨科的热点、难点。随着骨科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该类骨折的处理也有了新的认识,微创手术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减少手术创伤,有效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成功的关键是实现骨折闭合复位。目前,胫骨平台骨折的闭合复位技术主要针对于塌陷移位的骨折块,包括球囊成形微创复位技术、关节镜辅助微创顶起复位技术等,但常常忽略后方移位骨折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术者常采取腘窝处垫高、手法挤压等手段闭合复位后方移位骨折块,但由于胫骨平台后方脂肪、肌肉等软组织丰富,很难通过上述手段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经过反复尝试后,术者不得不扩展手术切口以达到直视下复位骨折块的目的。迄今为止,这一关键问题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微创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全面开展,十分有必要采取新的技术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这种复位器能够满足微创手术理念,可以在皮肤和肌肉等软组织闭合状态下对胫骨平台骨折块实施复位,且具有操作简便、应用范围广、复位效果显著等优点。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它包括底座、压盖、复位托杆,底座为长方体,底座上部有凹槽,凹槽沿着底座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凹槽的两端在底座两侧面开口,凹槽表面为圆弧形,圆弧形的弧度与膝关节下部人体解剖外形相匹配,压盖位于底座的上方,压盖的长度和宽度与底座的长度和宽度相匹配,压盖底面上有向上的凹陷,压盖的凹陷与底座的凹槽相对应,凹陷为圆弧形,圆弧形的弧度与膝关节上部人体外周形状相匹配,底座和压盖的四角有对应的螺孔,压紧螺栓穿过螺孔将底座和压盖连接,底座上部在凹槽的两侧分别开口,两个复位托杆为长条形状,两个复位托杆的中部分别通过水平方向的转轴安装在底座上部的两侧开口中,两个复位托杆的前端在凹槽的底部相对,两个复位托杆的后部分别位于底座两外侧,两个复位托杆的前端有弯曲的弧度,弯曲的弧度与膝关节下部人体外周形状相匹配。
上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所述复位托杆的前部上表面有多个圆孔,圆孔沿着复位托杆长度方向均布,圆孔中嵌有压球,压球下方安装有弹簧,压球上部凸出复位托杆的上表面。
上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所述复位托杆的中部有长孔,长孔沿着复位托杆的长度方向,长孔在复位托杆的两侧开口,底座开口中的转轴位于长孔中,转轴与长孔孔壁为滑动配合。
上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所述底座的凹槽两侧上部为活动的夹紧块,夹紧块与凹槽下部为滑动连接,夹紧块的前面与凹槽的圆弧面相匹配,夹紧块后面的底座上有垂直于底座侧壁的螺孔,夹紧螺杆穿过螺孔与夹紧块的后部为可转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底座和压盖可以从胫骨平台下方和上方对胫骨进行压迫复位,复位托杆可以从胫骨平台下方进一步挤压复位,复位托杆可以左右移动进行调节,以便更准确地对准向两侧移位的骨折块进行复位推挤,复位托杆上的压球和弹簧可以起到柔性压迫作用,底座两侧的夹紧块更可以对胫骨两侧进行夹紧压迫,使胫骨在宽度方向上更好地复位。
本发明是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首创,解决了胫骨平台骨折难以在微创条件下进行满意复位的难题。本发明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复位效果良好,可以在皮肤和肌肉等软组织闭合状态下对胫骨平台骨折块实施复位,不但可以达到良好的复位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手术康复时间,还可以满足微创手术的条件要求,促进微创手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全面开展,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手术中有推广使用的必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复位托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底座1、压盖2、复位托杆3、凹槽4、凹陷5、压紧螺栓6、开口7、转轴8、圆孔9、压球10、弹簧11、长孔12、夹紧块13、夹紧螺杆1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未经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15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清灰装置的氯气罩
- 下一篇:管道清扫机器人行走纠偏机构